目前分類:台北旅遊 (38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IMG8210.JPG

四獸山是台北市信義區最美麗的台北市東區的山勢,四獸山包括:虎山、象山、獅山、豹山串連的步道。四獸山下永春陂濕地公園,歷時四年,由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辦理用地取得、規劃、設計及施工,終使百年以來信義區埤塘風華再現。帶給民眾一座休閒、生態、綠地、教育、旅遊的園地。也是台北市信義區一座秘境與不可多得的民眾親近大自然的地點。

永春山陂荒廢營區華麗變身民眾親近的大自然生態樂園

CIMG8260.JPG

CIMG8257.JPG

CIMG8259.JPG

CIMG8216.JPG

CIMG8217.JPG

CIMG8255.JPG

永春陂濕地公園位於何處呢??它的位置就在台北市信義區松隆里內。由松山家商、永春高中、松隆公園、公車總站、四獸山所包圍的一個谷地。從這裡的視野望眼看的是大自然與人工大樓交錯信義區的人文與自然交織的景致。

CIMG8254.JPG

CIMG8253.JPG

CIMG8204.JPG

地理的好位置形成的軍事要塞之地。這裡早期是陸軍永春山陂營區。營區範圍並不太大,過去曾有裝甲憲兵營、陸軍禮炮連和陸軍化學兵連等單位駐紮。部隊移防至關渡後,營區就只留一個陸軍禮炮連,後於民國八十九年移至新店,營區就閒置了。土地將交由市府接續管理,原定要興建二千戶以上的公共住宅,但是經過柯文哲市長就任後在台北市政會議提出改為公園的興建構想,歷經四年來的規劃與施工於近日的三月十二日植樹節完工,並且對外開放。將原本軍方閒置營區,打造成都會型濕地公園。

CIMG8236.JPG

CIMG8237.JPG

從公園內的某個營區的遺址還可見到這裡早年遺留的大哨門口可見得當年那個軍事要塞的遺跡。這或許是荒地到公園改建的一個見證吧。

信義區的生態樂園

CIMG8240.JPG

CIMG8235.JPG

CIMG8234.JPG

CIMG8232.JPG

CIMG8228.JPG

面積三點九八公頃的永春陂濕地公園公園,在公園內處處是大大小小池塘構成的溼地。在本文章開頭說道:也讓台北市信義區過往百年以來從濕地的埤塘風華打造成都市街景的一個良好示範區域。公園從開放以來,如此的天然教室也吸引著眾多民眾天天來此朝聖

CIMG8222.JPG

CIMG8231.JPG

CIMG8247.JPG

CIMG8239.JPG

公園內以自然工法打造一個生態樂園除打造兼具生態功能之多樣性水域及林澤棲地外,結合生活與生態,植栽挑選以誘鳥誘蝶。且具四季色彩變化之喬木為主,數量變化更多達三十八種,呈現流動色彩的風貌。

永春陂濕地公園串聯四獸山的溼地

CIMG8211.JPG

CIMG8212.JPG

CIMG8213.JPG

永春陂濕地公園更串聯四獸山步道系統,成為四獸山生態圈的一部分公園內。是登山界不可多得的必經之景點,來此登山或是純粹到此地逛一逛都能夠紓解憂勞,這裡是豪宅林立台北市信義區不可多得的最大濕地。四獸山之美;等待更多旅人的到訪。

 

 

~~~~永春陂濕地公園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657號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無時間限制(開放空間)
 
 

【永春陂濕地大事記】

|清代乾隆年間
當時漢人開墾耕作,為了取得灌溉水源,便在四獸山下依照山勢地形築堤儲水,稱為「陂」。「永春陂」就此誕生。
|1956,民國45年
從航照圖可以推測軍營建築物已興建。
|2003,民國92年
永春陂上游的豹溪沿線有125戶的坡地聚落,但由於有災害風險,遂進行「先安置、後拆遷」 並接續進行豹山溪的整治工程。
|201206,民國101年
永春陂基地東側的瑤玉宮,下方坡地於6月12日清晨5時發生崩塌,土石覆蓋下方檔土設施堆積至松山路,導致松山路阻斷。
|2014,民國103年
永春陂上游的豹溪由於過往發生過坡地聚落遭受到土石流災害,透過多年的居民協調,民國103年完成了環境復育,成為親山步道的入口處。

|201601,民國105年
臺北市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變更為公園用地,將恢復陂塘樣貌,並以復育臺北市原有生物為目標的溼地生態公園。
|20160710,民國105年
舉辦「我們的永春陂故事」專家學者專題講座與居民願景工作坊,共同提出「都會型濕地公園」的市民期待。
|20170510,民國106年
市政府將永春陂分為三期工區,第一期的工區舉辦動土典禮,逐步推動永春陂濕地公園環境整建。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8017.JPG

大稻埕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因擁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而得其名。十八世紀末,淡水港開放,大稻埕成為了台北最繁華的商貿中心,曾是茶葉與布料貿易的樞紐。今天的大稻埕雖有了歷史的滄桑,卻仍是中藥、南北貨和布行的集散地,融合風格迥異的百年建築與新興文創小店,在新舊交融中散發獨有的生命力。漫步在如此的百年建築街道中有了許多老屋再造的計畫產生,特別是私人博物館與藝文場所的產生,老屋的再生加上近年來熱門的文創基地的興起。這裡的藝術氣氛顯得很濃厚。

廣和堂藥舖化為迪化二零七博物館的華麗變身故事

CIMG8014.JPG

CIMG8020.JPG

CIMG8038.JPG

CIMG8043.JPG

在迪化街的漫步中,因為你只要仔細地蒐羅會發現這裡是藝術人的最愛的區域之一。迪化二零七博物館便是這樣而產生的。迪化基二零七博物館還真是一個故事。

CIMG8015.JPG

「迪化二O七博物館」位於台北市迪化街一段二百零七號。先來說說這個房子的故事開始介紹。這個房子建於西元一九六二年,前身是廣和堂藥舖,是迪化街中藥行重要的一員。西元二零零六年原屋主出售,幾經易手,西元二零零九年以其建築與歷史保存價值被列為「歷史建築」,西元二零一六年由陳國慈女士承購。陳女士曾於西元二零零三年至西元二零一五年創辦並贊助台北故事館,開啟台灣個人認養古蹟的先例。

CIMG8054.JPG

CIMG8055.JPG

陳國慈女士的博物館之夢想

西元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五日,陳國慈女士以推廣古蹟活化為理念,創辦並贊助「迪化二O七博物館」,期盼藉由這棟美麗老房子蛻變再生的活力,透過主題展覽及多樣的藝文活動訴說屬於台灣的在地人文歷史故事,串聯現在與未來,創造老房子的新生命。就如陳國慈女士自己說的:把老房子當作一個歷史舞台,講述自己的故事。因為老房子就是一個活的博物館。

CIMG8028.JPG

CIMG8029.JPG

意思指的就是利用展覽的靜態與參觀人潮的動態讓老房子有了新活力的產生,而不是一個廢墟。其實迪化街經過多年以來經過台北市政府、藝術與建築產業界、各級學校的研究(產、官、學三方的努力下,大稻埕這個區域的廢墟與空房子真的不多)

私人博物館典範

CIMG8021.JPG

CIMG8027.JPG

CIMG8059.JPG

CIMG8036.JPG

CIMG8039.JPG

迪化街的街道的狹小百年以上的老屋比比皆是。迪化二零七博物館不到百年的老房子其實相對其他百年老厝是年輕的,從藥鋪到博物館的華麗變身。博物館的內部還真是時代的見證,從一樓建築外牆的玻璃櫥窗的藥鋪的老藥鋪擺設,到全棟四樓的改變;就是私人博物館的典範,也難怪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會獲得文化部的獎項的表揚。

獨到的老屋與新大樓交錯的景致

CIMG8042.JPG

CIMG8063.JPG

CIMG8107.JPG

CIMG8048.JPG

從迪化二零七博物館的建築特色來看:殊圓弧形立面建築大面積開窗房樓設計彩色瓷磚外牆,仿巴洛克風格的四層樓磨石子老屋,富有時代感台灣工藝之美,頂樓上四樓景觀四周美如歐洲小鎮,而且可以遠看大稻埕附近的淡水河的河面、來往松山機場飛機飛過天空、大稻埕的老屋、大稻埕附近新建的高樓等等建築物

CIMG8091.JPG

CIMG8051.JPG

CIMG8056.JPG

CIMG8092.JPG

CIMG8094.JPG

如此有趣的新與舊的畫面從迪化二零七博物館處處可以見到這棟老屋如何在新大樓與老屋中重生,迪化二零七博物館如此的博物館樣貌。有位網友有以下形容的打油詩還真貼切,與大家分享

CIMG8037.JPG

CIMG8104.JPG

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打油詩

悄悄矗立於街角的美麗透天厝,擁有珍貴的傳統磨石子藝術,現在不但能親臨穿越時光隧道,感受蘊藏整條迪化街的豐厚歷史,頂樓還藏有好景觀的秘密基地,一起到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探險去!

CIMG8026.JPG

CIMG8025.JPG

特別為您準備的小課堂

迪化二零七博物館在假日時常參觀人滿為患,做為免費參觀;而且又是小型的私人博物館。受限狹小的展覽空間之故,這裡的展覽從西元西元二零一七年四月十五日成立博物館至今,已經超過十檔以上的展覽。每一檔展覽都是為遊客準備的小課堂,不譁眾取寵、不爭功諉過的實在展覽風格迪化二零七博物館是大稻埕區域中一個很值得一看的藝文場館,遊客來大稻埕旅遊時不訪來此走走看看

 

 

 

 

~~~~迪化二零七博物館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02 2557 3680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image
museum207@gmail.com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周一-周五    PM10:00-AM17:00
週六-周日(含國定假日)  PM10:00-AM17:30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7709.JPG

如果你是居住在台北市那麼你知道這個城市的市花是哪一種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答案就是杜鵑花。杜鵑花是一種在新春期間常看到的花卉。所以是一種國民的花卉。所以有一首曲目是這麼唱的::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畔多美麗啊。從歌詞可以看出杜鵑花的生命力強韌不畏懼任何地形都可以生長。

CIMG7702.JPG

CIMG7712.JPG

CIMG7742.JPG

這是 一首家喻戶曉的民歌;更是一首傳唱愛情的情歌值此三月新春之際;每年此時台北市政府由觀光傳播局結合廠商與合作單位的跨異業結盟於民國一百零六年開始舉辦的台北杜鵑花季至今年即將邁入第四年了,台北並不是純粹花季的活動,而是以杜鵑花為起點,在開幕日當天結合觀光、產業、農藝 、藝文等層面的豐富活動。

CIMG7737.JPG

CIMG7751.JPG

CIMG7732.JPG

CIMG7743.JPG

CIMG7765.JPG

以前幾屆的杜鵑花節來說會有音樂會、創意市集、藝文演出等,今年更希望打造一個國際級的杜鵑花花季觀光,吸引國內外遊客共襄盛舉。

CIMG7746.JPG

CIMG7750.JPG

CIMG7767.JPG

CIMG7757.JPG

CIMG7758.JPG

CIMG7759.JPG

今年杜鵑花季於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舉辦開幕活動。今年的活動相較於往年的規模勝於以前幾屆。除了上二段說的:開幕日當天有音樂會、創意市集、藝文演出等。另外;今年的開幕日的當天增加了週邊性活動(如拿三個不同徽章拍照打卡分別送一之軒麵包、食藝手創、可夫萊堅果之家的限量伴手禮、QR-CODE掃描集點抽大獎、星光電影)。讓台北杜鵑花季更具有全方位的花季之旅

CIMG7725.JPG

CIMG7726.JPG

CIMG7727.JPG

CIMG7728.JPG

杜鵑花在台灣目前有七個品種,分布集中於中北部山區,海拔一千五百至二千八百公尺以下,性狀屬於常綠性灌木,高度低於二公尺,葉形長橢圓形,花形為漏斗狀,葉序是由葉片叢生頂端,花序為頂生形花序,花色眾多(常見到的有白色、紅色、粉紅色)

CIMG7729.JPG

CIMG7730.JPG

杜鵑花雖然是國民品種花卉。但是也面臨一些栽種的問題,經過台灣堅強的農業改良之後,杜鵑花也出現變異性的杜鵑花。杜鵑花的生命韌性也變得更加有可看性。

CIMG7703.JPG

CIMG7741.JPG

台北杜鵑花季今年活動標語為「屬於我們的約定」,希望大家可以一起約定到大安森林公園賞杜鵑花。在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與合作單位之一的公園路燈管理處的通力合作之下,在台北人心目中都盛開了多彩繽紛的杜鵑花。杜鵑花不僅代表台北人的特性,更是台灣的花卉代表之一。

CIMG7722.JPG

CIMG7713.JPG

CIMG7715.JPG

CIMG7735.JPG

CIMG7699.JPG

CIMG7706.JPG

CIMG7772.JPG

大家何不走在大安森林公園這個台北城的都市之肺的公園,在台北杜鵑花季期間(三月十四日至四月五日)到此走一走。萬紫千紅的杜鵑花與更多的花卉之美就在這個萬坪的大安森林公園之內。

 

 

 

 

 

~~~~2020年台北杜鵑花季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

clock

今年的花季期間:3/14-4/5

http://2020taipeiazalea.taipei/

台北杜鵑花季於2017年3月開始(每年3至4月舉辦)

categories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每年春節前後各地的櫻花如雨後春筍般地非常多日前小編在某位的朋友臉書說在他家附近有一個櫻花的秘境照片裡面好像櫻花長的很多的樣子馬上讓小編想要一覽有這麼美嗎??二話不說;馬上到這裡來看一看有多麼的美麗。這個秘境在中正區中華路二段七十五巷子內。

CIMG7129.JPG

CIMG7130.JPG

CIMG7138.JPG

CIMG7149.JPG

中華路二段七十五巷進入或是由延平南路直走過和平醫院,走到全聯福利中心中正延平店與中華路二段七十五巷交叉口就會發現在全聯福利中心中正延平店與延平南路一百八十九號的轉角處,有一棟大樓外面的花圃內。就會發現此秘境所在。

CIMG7133.JPG

CIMG7135.JPG

CIMG7140.JPG

CIMG7146.JPG

台北市知名的賞櫻花地點還真的不少。像是士林區平菁街內湖區樂活公園中正紀念堂北投區復興三 路、陽明公園、花卉試驗中心等等地點。這些地點不是大片櫻花林或是一整排櫻花林。但是此地卻是只有五棵的櫻花樹,範圍非常小。但是卻吸引著少少許路人或是其他民眾來此地拍照。這裡的隱私還真是秘境。

CIMG7136.JPG

在此地花圃內還有標牌寫著:拍照請注意安全,不要佔據一方的人行道,造成他人的痛苦。這就是自身安全與他人尊重的權力要顧及,以免發生爭執。

CIMG7137.JPG

CIMG7150.JPG

CIMG7158.JPG

此地的櫻花不是一般常見山櫻花品種,而是比較少見到富士櫻花品種。從此地利有標牌的富士櫻花介紹是由第一產物保險公司所種植的。富士櫻是山櫻花與日本山櫻花的嫁接雜交品種,在台灣稱為富士櫻,但在日本,富士櫻這個名字指的是另外一種日本原生種櫻花,花瓣五枚,粉紅色或淡紅色。花期二至三月。

CIMG7145.JPG

CIMG7141.JPG

CIMG7143.JPG

CIMG7144.JPG

CIMG7139.JPG

隱身於中正區與萬華區交界的中華路二段七十五巷內的此地櫻花秘境粉紅佳人富士櫻綻放都會巷弄裡賞櫻不用大老到遠地就能賞櫻花。

 
 
 
 
 
~~~~中華路二段75巷賞櫻花秘境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75巷與延平南路189號交叉口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無 (開放空間)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6877.JPG

CIMG6879.JPG

CIMG6885.JPG

CIMG6930.JPG

竹子湖地區有四十家以上的海芋田,每年的海芋季超人氣海芋田就屬於名陽葡休閒農莊莫屬。如此夢幻小仙境;充滿藝術環境;最佳生態溼地就是竹子湖地區最夯的海芋園。LET  GO!看完本文介紹你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CIMG6879.JPG

CIMG6923.JPG

CIMG6924.JPG

名陽葡休閒農莊位置在竹子湖地區的頂湖區域,負責人王欽財先生從祖父輩的留下田地接手。竹子湖地區早期此地種植高麗菜為主,但是收入不好。經過當地北投區農會輔導下才種植海芋,這就是海芋祭的由來。

CIMG6963.JPG

CIMG6951.JPG

名陽葡休閒農莊原本是個非常小面積的田地在經過王欽財先生不斷收購附近田地才成為現在長條狀的田地。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如今全家三口(一對夫婦與女兒)攜手胝足打拼下,經過近年來社會名人造訪下成為很夯的海芋田。

CIMG6911.JPG

CIMG6897.JPG

CIMG6930.JPG

CIMG6907.JPG

田地裡有濕地,生態很豐富。春天蝴蝶飛舞、夏天台北樹蛙蛙叫不停、秋季裡螢火蟲很多成為賞螢的秘境、冬季裡蛇類冬眠成萬物得聚集地

CIMG6892.JPG

CIMG6913.JPG

CIMG6908.JPG

王欽財先生除了經營海芋田,跟大多數竹子湖地區其他農民ㄧ樣也種植其他的繡球花花卉。五至六月至繡球花開花的季節,所以繡球花也是竹子湖的特色之一。繡球花的經濟價值,比起海芋更高;;也更多用途。

CIMG6894.JPG

CIMG6914.JPG

CIMG6918.JPG

CIMG6904.JPG

CIMG6946.JPG

CIMG6932.JPG

名陽葡休閒農莊得負責人王欽財先生另外也是建築的設計師。田園裡眾多藝術裝置都是來自於王欽財先生的藝術創作,被眾多網友與媒體報導過的。包括:以木頭搭建而成的三角幾何狀座椅海芋花瓣的鐵球海芋花瓣人球木藤材質駔成的休閒椅子、繡球花製成的涼亭、向日葵花牆壁玄關...等等都是大家來此地拍照取景的好地點。

CIMG6900.JPG

CIMG6938.JPG

CIMG6944.JPG

名陽葡休閒農莊此地拍照取景的好地點的藝術創作中,其中又以木頭搭建而成的三角幾何狀座椅最受歡迎。坐在海芋田上鞦韆,被海芋朵朵包圍太唯美。假期來這裡賞花海好愜意,也能收錄滿滿美圖唷。

CIMG6917.JPG

CIMG6919.JPG

CIMG6922.JPG

CIMG6928.JPG

CIMG6929.JPG

為了讓祖父輩留下的古厝農莊房子不要嫌棄,名陽葡休閒農莊得負責人王欽財先生一手打造古厝再利用。將古厝留下先人用過的經營農具,這裡也是名陽葡休閒農莊不對外開放的私人景點之一。如此的藝術創作能力,名陽葡休閒農莊得負責人王欽財先生,參加過當地北投地景藝術節競賽屢獲獎項肯定。

CIMG6878.JPG

CIMG6842.JPG

CIMG6960.JPG

CIMG6921.JPG

名陽葡休閒農莊是竹子湖地區採海芋、拍照、賞景的IG(臉書)打卡熱點。這裡也提供其他服務:像是農事DIY體驗、好吃的甜點與咖啡。都是路過、經過此地不可錯過的活動體驗
 

 

 

~~~~名陽葡休閒農莊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北投區竹子湖路風口架站附近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0935 913 239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PM9:00 - AM17:00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6847.JPG

CIMG6837.JPG

CIMG6833.JPG

陽明山國家公園春節之後,緊接著登場的就是竹子湖區域海芋季竹子湖區域由下湖、東湖、頂湖、竹子胡所構成的大範圍竹子湖區域這四個區域的頂湖可以說是七星山腳下視野最佳,鄰近小油坑的硫磺散發出的白色煙霧。整年無時無刻都是煙霧瀰漫的讓頂湖造就出天然的視野。頂湖這裡就有十幾家的海芋農場。花谷- 財福海芋田這兩家的海芋園又是名氣很當夯的。

CIMG6831.JPG

CIMG6868.JPG

花谷- 財福海芋田這兩家原來是親戚關係所開設的。盧柱成先生與盧志明和盧品芳姊弟檔都是共同經營祖父輩所留下來的田地。在頂湖區域這裡很多海芋園得現象都是先祖輩分留下來的田地給後代子孫去經營

CIMG6961.JPG

CIMG6871.JPG

CIMG6876.JPG

陽明山國家公園有超多唯美的海芋田可以欣賞,來到七星山下的頂湖區域,不僅低頭能觀賞朵朵綻放的海芋的人為景色。抬頭還能看七星山與藍天白雲的天然景致。這就是每年竹子湖海芋季都吸引大批的民眾上山採海芋。今年的海芋已經盛開了,從 三月十九日至四月二十八日 也有海芋季相關活動可以參加,每年二月到四月的海芋季,總是吸引著許多散客闔家大小開車上到這裡的原因

CIMG6834.JPG

CIMG6856.JPG

CIMG6866.JPG

花谷- 財福海芋田兩家都設有餐廳與咖啡廳兩家人各自經營但卻是彼此田地相連接,來到這裡喝咖啡、賞海芋花、看七星山之雄偉之美。這兩家人經營海芋園彼此的家族內部各自負責不同的經營項目。像是財福海芋園的盧品芳負責三口四方咖啡廳店務與公關、盧志明負責管理網路行銷

CIMG6845.JPG

CIMG6846.JPG

CIMG6864.JPG

花谷- 財福海芋田兩家都是各級學校戶外教學的教育場域特別是常常有中學、小學生的造訪。財福海芋田還獲得多個認證與肯定(像是台北市標竿青年農民、台灣休閒農場、特色農業旅遊場域)就可以看出業者在經營的用心。

CIMG6848.JPG

CIMG6812.JPG

CIMG6857.JPG

海芋的高度約為五十至七十公分不等。竹子湖早期得水源不發達,以種植乾地為主。不過海芋比較喜愛濕地生長。所以在竹子湖區 與會發現海芋園有乾地、濕地兩種環境

CIMG6912.JPG

海芋原產地在南非,因為它的苞片盛開時有如倒立的馬蹄,而植株又如同蓮花般生長在水中因此被稱為「馬蹄蓮」。目前竹子湖海芋花田生產總面積約有 十三 公頃,占全台灣海芋產量 百分之八十以上;海芋花期自每年一至六月,花量最盛期在三至四月。

CIMG6875.JPG

CIMG6816.JPG

CIMG6820.JPG

溼地型海芋田,須穿著青蛙裝入園採海芋,幾乎每一家海芋圓農場都是一人收費一百元入場費用(竹子湖區域約莫有四十家以上海芋園。有的農場入場費抵消費有的不行最好先問清楚。免得造成誤解。

 

 

 

 

~~~~花谷- 財福海芋田相關資訊~~~~

 

花谷海芋田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北投區竹子湖路68號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02   2862   9716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PM10:00 - AM17:30

 

 

 

財福海芋田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北投區竹子湖路68號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0928   624   802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6766.JPG

CIMG6795.JPG

CIMG6796.JPG

你吃的米飯了解有多少呢??台灣的稻米其實是一個精彩的歷史追逤,現今台灣人吃的米種很多都是蓬萊米,但是蓬萊米是日治時期由日本人「蓬萊米之父-磯永吉」與「蓬萊米之母-末永仁」兩個人所引進台灣試驗種植而來的。走一趟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便能一探台灣這段農業史上的一個歷史。

CIMG6801.JPG

CIMG6802.JPG

CIMG6804.JPG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位置在陽金公路竹子湖派出所附近,前身是落成於西元一九二八年之「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是棟約三十坪的洋風建築。

CIMG6765.JPG

CIMG6768.JPG

西元二零零九年公告為台北市歷史建築。西元二零一四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籌設「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以地方產業史的保存,及推展環境教育之需求,作為歷史建築再運用發展目標;並於西元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起開放民眾參觀。

CIMG6776.JPG

CIMG6788.JPG

CIMG6790.JPG

CIMG6784.JPG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是一個地方產業型態的博物館。展覽內容包括:農事產具、竹子湖地區介紹、蓬萊米的歷史介紹。在這三個展爛內容又以蓬萊米的歷史介紹為該館的重點。

CIMG6763.JPG

CIMG6767.JPG

日治時期的西元一九二三年竹子湖地區種植日本型稻的原種田,其生產的稻穀於西元一九二六年命名為「蓬萊米」,為台灣的米文化揭開歷史的新頁。西元一九二八年落成的「台北州七星郡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及其倉庫」,是作為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耕作管理、穀種集中、分配發送等業務的運作中心。

CIMG6785.JPG

該建築於國民政府時期,歷經二次增修作為國防部憲兵司令部幹部教育、兵棋推演場地,並更名為「梅荷研習中心」,時光荏苒,如今竹子湖的梯田輪廓依稀,原種田事務所仍然屹立,但昔日的稻田卻悄悄淹沒在園藝植物的花海中。

CIMG6774.JPG

CIMG6778.JPG

CIMG6775.JPG

竹子湖台灣蓬萊米原生地為台灣研究蓬萊米培育場所之歷史價值,對於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一個場域見證。回顧台灣蓬萊米的種植可以說是歷經滄桑,日治時期日本人蓬萊米古穀種「中村」種贈予故事館,更為竹子湖原種田復耕計畫向目標推進一步。由於台灣本土已無「中村種」,而國立台灣大學磯永吉學會承接自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寄贈的十顆「中村種」種子,已在冷藏庫裏沉睡超過了三十年,首發復育命運是全軍覆沒。

CIMG6789.JPG

CIMG6791.JPG

CIMG6792.JPG

因為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有感於「中村種」對台灣稻作史的非凡意義,再次慨贈五十顆種子,終於在西元二零一四年二月,得到三株沉睡三十餘年種子甦醒的幼苗,連同先前覆沒的第一批種子,實得發芽率僅百分之五點七六(日方「理論」發芽率為百分之三十),「中村種」驚險復活。至今今日;根據農糧署的官方統計資料:台灣栽培稻作戶數約二十四萬戶,約占總農戶數的三成,每戶種稻田地面積小平均約零點六公頃。國產稻米足供國內所需,年產約一百三十四萬公噸糙米量;年產值約諳百七十九億元。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天空、樹和戶外

CIMG6764.JPG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這段地方產業史之復甦,承先啟後不遺餘力,當為台灣國家公園維護人文史蹟及再發展之典範。竹子湖地區此地遊客服務據點,提供民眾認識台灣蓬萊米的故事及竹子湖蓬萊原鄉的風華敘事,歡迎民眾親自到訪參觀,將不虛此行。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北投區竹子湖路15號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np.cpami.gov.tw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周一至周日 PM9:30-AM16:30

(除夕及每個月最後一周的周一休館;遇到國定假日順延休館)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蓬萊米 · 稻米產業博物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服務據點· 旅遊借問站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2963.JPG

相信對於目前是中年年紀以上,許多在的台北市長大,或是中南部的兒童但是在台北市旅遊過的人,一定都對於圓山的兒童樂園有著共同的成長記憶吧。圓山的兒童樂園不知半隨著多少人的成長印記。

CIMG2971.JPG

CIMG2965 - 複製.JPG

至少對於小編的個人是個在小學時候每次到圓山旅遊的時候一定會去的地方。當時的圓山兒童樂園與動物園是兩個相鄰必遊的地方。在民國九十五年四月十一日兒童育樂中心全園區納入國定遺址範圍,因所處地理位置受航高、文化資產保存法、水利法等諸多限制,於原址進行開發、更新及營運等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及限制。所以主管單位台北市政府打新的兒童樂園成為一個新的問題。

CIMG2987.JPG

CIMG2985.JPG

CIMG2986.JPG

為改善與突破此一侷限,民國九十六年十月市府規劃於士林區承德路五段五十五號,興建台北市立兒童新樂園(英文全名簡稱TCAP)約五公頃面積,與鄰近的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教育館、美崙公園、雙溪水域、台北市立士林高商等場館及地點,重現在圓山的兒童樂園風貌,但是以新的都會型親子休閒園地,提供民眾戶外活動的新選擇。

CIMG2984.JPG

CIMG2983.JPG

台北兒童新樂園於民國一百零三年完工後,台北市政府委託由台北捷運公司營運管理,負責台北兒童新樂園之經營管理與保管維護事項,以及附屬事業規劃、出租及經營管理等業務。

  CIMG2962.JPG

CIMG2980.JPG

CIMG2961.JPG

台北兒童新樂園有個有趣的玩樂標準,那就是量身高玩遊具。台北兒童新樂園比起在圓山的兒童樂園的遊具多了一些新的遊具,而且更集中在三層樓的遊具環繞一圈的遊具不輸給其他台灣的大型其他遊樂園。只要沿著天空步道走上一圈下來就讓玩客玩翻了。

CIMG2964.JPG

CIMG2968.JPG

CIMG2966.JPG

CIMG2975.JPG

CIMG2976.JPG

CIMG2972.JPG

這十三樣的遊具真的是刺激又有玩點。只要是喜愛刺激、冒險、激進、不怕暈的人都;可以花個大半天到數天把這十三樣遊具玩到徹底。

「圓山兒童樂園」的圖片搜尋結果

|台北。中山|圓山舊兒童樂園-化身景觀公園重新開放

反觀舊址的圓山的兒童樂園就只在民國一百零三年底熄燈後的樂園塵封了多年,在民國一百零八年六月重新對外開放,但過去的樂園景象已不在,這裡變成了自然景觀公園與花博公園比鄰而同在,剩下摩天輪及雙層旋轉木馬讓大家拍照觀賞。

 

 

 

 

 

 

~~~~台北兒童新樂園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士林區承德路5段55號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02 2833 3823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https://www.tcap.taipei/Content_List.aspx?n=CD0DAF4E7055A7E8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IMG0897.JPG

旅遊有很多種方式,逛大學的校園也是其中的方式之一。台灣的目前共有一百七十一所大學,可以說是世界各國密度最高的國家。很多的大學校園都設有人工湖泊,像是清華大學成功湖、昆明湖;中華大學白馬湖;成功大學成功湖;交通大學竹湖等等,這些湖泊豐富和點染了校園的景觀。台灣第一學府的台灣大學(英文簡稱:NTU)也有個人工湖那就是醉月湖

CIMG0894.JPG

CIMG0896.JPG

CIMG0898.JPG

CIMG0899.JPG

CIMG0900.JPG

醉月湖在台灣大學內名列該校的十二景之一。眾所周知的這十二景比如是椰林大道、總圖書館、傅鐘、醉月湖等等。醉月湖,舊稱牛湳池。為調節瑠公圳之用,位於舊體育館後方,醉月湖附近被台灣大學化學系、海洋研究所、思亮館、新生教學館、天文數學館等等的系所場館建築物包圍。可以說是眾多系館建築物包圍的一個人工湖。

CIMG0878.JPG

CIMG0885.JPG

CIMG0890.JPG

醉月湖依照地形位置分成三座池,彼此之間有路相通,且在交會處有一座木造涼亭,後因颱風而損毀。醉月湖的外形猶如是中國漢字的月亮的月這各文字而得名。

CIMG0889.JPG

台灣有不少大學校園都有靈異的傳說。台灣大學不只是台灣第一學府;更是台灣大學校史最久遠的學校。台灣大學校園鬼故事頻傳,其中最有知名度的就是醉月湖,謠傳曾經有女學生在此殉情,從此校方就將通往湖心涼亭的橋樑拆除,另外包括傅鐘、學生宿舍也都有靈異事件的傳說,校園內潑酸自刎的案件也發生過,讓學生心裡發毛。

CIMG0875.JPG

先撇開台灣大學校園的靈異傳說,目前該校計畫醉月湖將進行水質及周邊綠地環境改善,導引綠地地表淨流,以作為地下水補充及湖體供水之用,整理周邊植栽並改良土質、改善現有護坡及安全措施,提供適合活動的場域及良好的步行通道,創造從醉月湖連結椰林大道、桃花心木道的軸線,並與小福連結,擴大生活服務機能。

CIMG0887.JPG

CIMG0895.JPG

現在的醉月湖,經過水質改善、人車改道、湖體重塑、景觀植生,已經變成該校師生休憩的好去處,也是民眾假日出遊的好景點。醉月湖邊設置兩座貨櫃屋的泊實商號的咖啡座,分別以小船靠岸停泊和綠色有機生態盒為設計出發點,自然地融入醉月湖畔綠意中,過往人潮在此駐足享受醉月湖湖光水綠,也可以停歇品茗咖啡香、茶香及輕食。

CIMG0904.JPG

台灣大學擘劃醉月湖溶入為結合文化、藝術、歴史、古蹟、生態、景觀與環保綠廊的校區。更將百年以來的百年第一名校的校景最一個全盤的規劃。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0835.JPG

CIMG0831.JPG

在國外的大都市的地下鐵的車站或是捷運車站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藝術街區,這些藝術街區有很多藝術方式的呈現,都呈現出不同藝術的氛圍。有可能是畫廊或是美術館的畫作成列、雕塑品的放置、當代藝術的主題式樣創作、漫畫或是隨意的塗鴉在牆壁上。在天龍國所在地桃園機場捷運線台北車站也有一個藝術街區。這個藝術街區長度一百多公尺。就是以漫畫或是隨意的塗鴉在牆壁上

CIMG0850.JPG

CIMG0824.JPG

CIMG0833.JPG

這個藝術街區位於不太容易找到的地方,不過仔細找還是找的到區塊。此藝術街區位於台北地下街Y18至Y16的出口,這一段可以說是整個台北地下街最精華的百貨與商店區域。

CIMG0823.JPG

CIMG0827.JPG

CIMG0829.JPG

CIMG0834.JPG

CIMG0841.JPG

CIMG0838.JPG

本文章在前面兩段提過:這個藝術街區長度一百多公尺。就是以漫畫或是隨意的塗鴉在牆壁上。由台灣角色品牌授權協會所創作的以漫畫或是卡通人物一共有十八個角色(例如:三允兄弟、二允兄弟、皮寬、無奈熊、蛋蛋俠),再加上台北市境內的觀光地標(士林夜市、承恩門、大稻埕)。穿插人物於這一百多公尺的長度,如此的區域彷彿是一個漫畫的天堂。

這個區域彷彿是個藝術的天堂對於人來人往的旅客提供了不同的藝術氛圍的感受

台灣角色品牌授權協會(簡稱:TCBLA)是一個 以促進台灣角色品牌授權推廣為宗旨,帶動各原創角色品牌策略經營,奠定角色品牌經營基礎。協助塑造各角色品牌價值,讓台灣角色品牌躍昇國際。

台灣角色品牌權協會除了在桃園機場捷運線台北車站有這個藝術街區之外,在高雄捷運西子灣捷運站也有一個超可愛打卡牆。以皮寬為主題被稱為皮寬車站。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0074.JPG

CIMG0072.JPG

台北市是個水泥化的都市,大樓林立滿街是想要在大樓屋頂設置綠化空間再利用是非常的困難台北市政府為鼓勵民間設置可節能減碳的綠屋頂,與台北市農會、台北花市、深耕綠屋頂的廠商綠達人、育才模型於內湖區新湖三路的台北花卉市場A館二樓興建全台北市公辦的第三座綠屋頂的示範區設立(前二座公辦綠屋頂示範區為建國花市、台北花博公園天使館)

CIMG0170.JPG

畢竟綠屋頂可不是一般建築物能夠隨便的蓋成的台北花卉市場是一個很棒的綠色市集。擁有廣大屋頂的B館就是一個很大的發揮綠市集的好地方。

CIMG0076.JPG

CIMG0089.JPG

這是台北市政府產發局的積極推動田園城市的具體成果,綠屋頂提供民眾參觀的新去處。為了開幕儀式落成典禮。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黃珊珊,聯名台北市政府相關官員,於台北花卉市場A館二樓舉辦綠屋頂示範區記者會現場也吸引了眾多媒體的採訪,大家權充哲柯文哲市長的魅力而來

CIMG0096.JPG

CIMG0095.JPG

台北柯文哲市長在綠屋頂示範區記者會中不緊序言感嘆現在人對於大自然生態的疏離;由當年年輕時念台大醫學院時候。同班同學竟然把稻米的稻草視為是種植整齊高大的草來感概竟把雜草視為種植的草。現在人尤其是都市如此的陌生於自然生態真的是有感而發。

CIMG0098.JPG

CIMG0102.JPG

CIMG0106.JPG

綠屋頂示範區記者會中柯文哲市長也頒發有功於綠屋頂示範區推廣的廠商。而出席本場記者會的台北市府官員、綠屋頂廠商等來賓在大合影以及多採訪媒體的聯訪

CIMG0068.JPG

CIMG0064.JPG

CIMG0109.JPG

CIMG0067.JPG

CIMG0084.JPG

另外;柯文哲市長再視察台北花卉市場綠屋頂的建設示範區育才模型廠商代表蔣榮利對柯文哲台北花卉市場綠屋頂的建設示範區做說明。示範區依照設計型態的理念可分為三種,分別為薄層型(以長條形狀的花圃來種植蔬果)、庭園型(庭園的型態來種植花草)、盆缽型(以盆栽種植花木)

CIMG0124.JPG

CIMG0123.JPG

CIMG0115.JPG

柯文哲市長在視察台北花卉市場綠屋頂的建設示範區過程中,也就觀察到的想法與育才模型廠商代表蔣榮利做個交流。柯文哲市長也期盼台北市綠屋頂的普及率能夠提升讓台北市成為一個綠化城市。

CIMG0135.JPG

CIMG0144.JPG

CIMG0136.JPG

CIMG0143.JPG

在聽取說明綠屋頂示範區完畢後舉行台北花卉市場的巡禮的行銷巡禮。在台北市政府由市長柯文哲為首聯名政府官員一群人與採訪媒體進行巡查花市與買花的行動。以實際行動讓台北花市感受耶誕節將近的節慶溫馨氣氛。柯文哲市長進行台北花卉市長的視察。隨著一年一次的耶誕節慶將來臨,採訪媒體與來賓跟隨著台北市府及柯文哲市長進行台北花卉市長A-B兩館各樓層的視察

CIMG0153.JPG

CIMG0148.JPG

CIMG0129.JPG

在視察台北花卉市場過程中,柯文哲市長在各個店家進行了攤位簽名、花卉話家常、買花等各種親民的行為。並聽取各個攤位的陳述意見表達與市府官方問候之意,並且順便到台北花卉市場內的福德宮上香

CIMG0167.JPG

CIMG0163.JPG

CIMG0162.JPG

CIMG0161.JPG

柯文哲市長最後再台北花卉市場A館二樓資材零批場,頒發今年度聖誕紅交易績優台北花卉市場交易TOP 前五名的承銷人,在頒獎下柯文哲市長結束了兩個市政行程的二個活動的內容。

CIMG0171.JPG

CIMG0056.JPG

CIMG0054.JPG

CIMG0086.JPG

CIMG0053.JPG

CIMG0058.JPG

CIMG0175.JPG

台北花卉市場正是台北市花卉產銷公司與多個花卉組織聯合所在地目前位於內湖區新湖路二十八號(B館)至三十六號(A館),面積約一千八百坪,中間被民善街貫穿,有人行陸橋連接兩個館場,惟人行天橋的使用率不高。主要經營切花、盆花及資材類之批發零售,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花卉批發交易市場。

CIMG0138.JPG

CIMG0141.JPG

CIMG0169.JPG

CIMG0150.JPG

CIMG0052.JPG

台北花卉市場『A館』一樓為鮮切花拍賣場及一百六十三攤鮮切花零批場,二樓為三十七攤資材零批場。台北花市『B館』一樓為八十六攤盆花零批場,二樓為盆花及蘭花溫室。

CIMG0154.JPG

CIMG0155.JPG

CIMG0130.JPG

 

隨著時代的進步,台北花卉市場目前正力推電子化的無實體金流交易平台。方便民眾與各路人士的交易平台。一談到花卉產業,多數人最先想到的國家可能是荷蘭,但其實台灣的花卉產業也是成果豐碩,年產值可是高達一百七十七億元。花卉在庶民日常生活中的用路很廣,但是;現今台灣的花卉產業其實面臨和農業同樣的困境,也就是外銷經費不足、從業人口老化、缺工等等問題。如何改善這些問題正考驗台灣花卉的應變能力。

 

 

 

 

~~~~台北花卉產銷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資訊~~~~

成立時間於 1988年

A館::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28號

B館:台北市內湖區新湖三路36號

02 2790    9729

m.me/taipeiflowerauction

clock

星期一-星期六PM4:00-AM12:00

星期日公休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0194.JPG

CIMG0177.JPG

每年的冬季之際,台北市政府水利處總會在松山區、內湖區、南港區三個行政區交界的成美右岸河濱公園或是鄰近的關山河濱公園種植大片的花海。

CIMG0186.JPG

CIMG0187.JPG

CIMG0188.JPG

沿著基隆河濱而興建而且擁有眾多拍照打卡點的台北市成美右岸河濱公園,花海已經盛開。今年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也依照往年慣例,在成美右岸河濱首次種植二個區域花海,總計六萬盆當季花草,面積達五百四十二坪,為河濱公園增添嬌色,美不勝收。

CIMG0181.JPG

CIMG0180.JPG

CIMG0182.JPG

這個花海地點對於民眾來說位置在成美橋與成美長壽橋之間,地處於成美右岸河濱公園烤肉野炊區域。花海中如四季秋海棠、一串紫、金魚草、情人菊等秋冬季草花,以飽和鮮明的色彩妝點河濱,搭配遠眺橋景及台北一零一,民眾路過這裡就會發現此處真的是讓人陶醉的花海之美,令人忍不住停下腳步駐足欣賞。

CIMG0185.JPG

CIMG0193.JPG

成美右岸河濱公園下花海以曲線區塊營造豐富色彩層次,讓民眾在旁使用體健設施運動的同時也能欣賞一片美景風光,花海自即日起,可一路觀賞至明年二月上旬。加上鄰近饒河街觀光夜市,可就近享受夜市美食,邀請民眾一起賞花,從白天逛到晚上,體驗靈魂之窗到五臟廟一次滿足的享樂之旅。

 

~~~~成美右岸河濱公園花海相關資訊~~~~

成美橋-成美長壽橋的成美右岸河濱公園

clock

2019年12月-2020年02月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9350.JPG

CIMG9351.JPG

一說到藝術對於許多人是一種癡迷的迷戀。藝術領域千百種的種類,漫畫也是藝術領域的範圍,如果你是動漫迷或是漫畫迷的話,台灣漫畫基地是漫畫迷的朝聖基地。

CIMG9385.JPG

文化部為扶植台灣漫畫產業,於台北市中山區華陰街三十六及三十八號號二連棟四層樓設置台灣首座『漫畫基地』(簡稱TCB),這個地點鄰近台北京站可說是台北市中心,作為台灣漫畫面向世界的第一道櫥窗及漫畫創作者之家。

CIMG9355.JPG

CIMG9356.JPG

CIMG9353.JPG

CIMG9354.JPG

台灣漫畫基地將不定期舉辦臺灣漫畫展覽,讓一般民眾更了解台灣漫畫;給予台灣漫畫家安心創作、法律諮詢與提升漫畫創作能力之服務,促進台灣漫畫產業的發展。

CIMG9358.JPG

CIMG9381.JPG

走進台灣動漫基地會發現樓層配置一目了然,沿著樓梯上下樓樓中,無論是任何關於漫畫的需求在這裡可說都找的到滿足感。

CIMG9357.JPG

CIMG9383.JPG

一樓是櫃台負責漫畫的銷售、工作坊、交誼廳並設置漫畫家創作空間與舉辦跨域媒合會、教學課程等等多功能用途。

CIMG9349.JPG

CIMG9359.JPG

CIMG9382.JPG

二樓至三樓為展演空間,這裡不定時會有展覽與演出空間的規劃。像是目前從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十五日在展出漫畫界最高獲獎榮譽--金漫獎的十年回顧展覽。

CIMG9367.JPG

CIMG9376.JPG

CIMG9379.JPG

從十年的金漫獎展覽內容對於眾多的漫畫迷可真是一遊未竟的展覽,許多知名的漫畫在這裡都可以細細品味。從漫畫展覽內容更可以看出台灣社會變遷的縮影,常言道::藝術是社會變遷的反應。那麼漫畫就反映出當今社會的脈動與洪流。

 

 

 

 

 

~~~~台灣動漫基地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臺北市大同區華陰街36、38號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02 2555 3155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clock
上午10:00 - 下午8:00  (周一休館)
公共運輸
(1)捷運: 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或板南線於台北車站下車,由車站大廳北三門出去後往承 德路一段前進,遇華陰街向左轉至36、38號即到達。 (2)公車: 台北車站(承德)-承德路轉華陰街:2、215、304承德、63、756 台北車站(鄭州)-沿市民大道往承德路方向,再轉華陰街:2、14、218、218直 、260、260區、274、299區、310、39、39夜、615、622、641、669、市民 小巴9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8943.JPG

CIMG8983.JPG

台北市人口密度非常高,能使用之綠地比率越來越少,長年忙於工作的人們下班後或假日希望能夠有個心情放鬆之處所;學生在課餘時,也希望有個學習自然的 處所,順便讓終日使用的眼睛可以得到舒解,那麼到底要去哪裡比較好呢??位於南海路上建國中學對面的台北植物園位處精華地帶,正好符合這個需求。

CIMG8920.JPG

回顧這一個台灣第一座的林業試驗場可以說是個台灣林業與生態的一個偉大的近代史。這就讓時光回到日治時期吧!!

CIMG8915.JPG

日治時期,日本人於西元一八九六年創建台北苗圃及母樹園,西元一九二一年正式更名為台北植物園,是台灣第一座植物園,西元一九二一年,中央研究所成立,接管林業試驗場,另設林業部,苗圃正式改名為植物園,除繼續原有工作外,植物園亦派員前往歐、美、澳、非洲及東南亞一帶,多方面收集樹種,運回培育。

CIMG8921.JPG

CIMG8946.JPG

到西元一九三零年左右,園內已栽種一千一百二十種植物,其中泰半為國外引進者,對於學術及自然科學之教育貢獻殊鉅。西元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結束後由林業試驗所接管。

CIMG8951.JPG

CIMG8942.JPG

CIMG8941.JPG

CIMG8936.JPG

歷經百餘年歷史,佔地約八點二公頃的台北植物園,劃分成裸子植物、蕨類植物、植物分類園、民族植物、水生植物、荷花池…等各式主題展示區,收集植物種類超過二千種,是台灣地區植物研究教學的重要場域。

CIMG8972.JPG

CIMG8974.JPG

CIMG8959.JPG

在這麼多的各式主題展示區中,荷花池一項以來是台北植物園最重要的地標景致。位於歷史博物館後方的一大片荷花池是眾多攝影玩家拍照取景的地標之一。近年來荷花池的荷花飽受蟲害,台北植物園方也積極地引進治療方法,在荷花池的荷花才慢慢地生長出來。

CIMG8948.JPG

CIMG8947.JPG

台北植物園在這麼多的植物種類中,由此可知台灣重要的植物這裡都找的到,甚至連日常生活中必吃的蔬菜、稻米、水過在台北植物園都找的到蹤影。

CIMG8950.JPG

CIMG8944.JPG

CIMG8952.JPG

CIMG8953.JPG

台北植物園身為台灣第一個公立型態的植物園,處於城市周邊大樓建築物區域包覆的生態環境沒有濕地的荒涼感;也沒有動物園的壓迫感覺。正提供社會各界如此兼具研究、教育、保育及遊憩之場所。

CIMG8939.JPG

CIMG8949.JPG

CIMG8961.JPG

CIMG8960.JPG

這裡的生態美景不只是民眾的休憩點,更是眾多繪畫寫生、攝影取景、戶外活動、踏青的好地。鳥類因為台北植物園內密集的林相而成為生態樂園。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環境就莫非台北植物園內了。

CIMG8932.JPG

CIMG8931.JPG

CIMG8934.JPG

台北植物園裡現存兩處市定古蹟。清朝末年的布政使司衙門建於目前台北中山堂現址,西元一九三三年移築至植物園內,今稱欽差行台並開放民眾參觀。

CIMG8926.JPG

CIMG8928.JPG

另一處為建於西元一九二四年的腊葉館,是台灣第一座植物標本館,日治時期起的植物標本收藏與植物園的歷史老樹相互輝映。

CIMG8982.JPG

CIMG8981.JPG

CIMG8979.JPG

CIMG8978.JPG

CIMG8977.JPG

CIMG8976.JPG

CIMG8963.JPG

台北植物園位於南海路的南海學園內,此區域可以說是整個台北市境內最有密集藝術氣氛的區域。眾多的藝術場館都分布在南海學園內,包括歷史博物館、台灣藝術教育館、台灣當代工藝中心台北分館、南門町三二三、南海劇場、台灣教育廣播電台、孫運璿人文紀念館等都分布於南海學園內。

CIMG8985.JPG

CIMG8984.JPG

CIMG8994.JPG

CIMG8986.JPG

如果在接連整條南海學園之所在地南海路上,算是整個台北市藝術密集藝術氣氛的一條路。其他包括還有郵政博物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中華文化總會、楊英風美術館、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如此的藝術氛圍可說是南海路,論地理位置上在台北城南最迷人的特色。

CIMG8918.JPG

經由本文介紹台北植物園之後你是否和小編覺得:台北植物園真的一個集合藝術與生態的園地。小編曾經在台北植物園附近的藝術場館工作服務三年半的時間,這裡也提供了小編對於藝術養分之養成。如此的環境也難怪是台北市內最佳的一個藝術美景與大自然的良好氛圍。

 

 

 

 

~~~~台北植物園相關資訊~~~~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https://tpbg.tfri.gov.tw/Park.php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台北植物園/562969100455300

02 2303 9978#1420(農委會林業試驗所代表電話)

clock

PM8:30-AM17:00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8492.JPG

CIMG8458.JPG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話語::要知道一個地方的人文民俗可以從當地的菜市場去逛一逛。小編覺得這句話就在說明一個地方的庶民生活和民以食為天觀念有關係,號稱台北市的萬華區是台灣近代史發展重要的地方。萬華區內有十七個菜市場,新富町文化市場(英文簡稱:UMKT)可以說是萬華區的一個活歷史。

CIMG8446.JPG

CIMG8478.JPG

新富町文化市場位置在萬華區三水街七十號地址,接連東三街市場,距離廣州街上剝皮寮歷史街區不遠之處。從空拍圖片來看;新富町文化市場是個半顆雞蛋殼形狀的二層樓的建築物。該棟建築物興建於日治時期的一九三五年,物換星移下的變遷過程,猶如一部連連戲劇的轉折。 這就讓小編娓娓道來這新富町文化市場的變遷史!!!

CIMG8445.JPG

CIMG8436.JPG
新富町文化市場前身為綠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為解決綠町市場因位處偏遠而長期經營不善的問題,日治政府選定新富町三丁目二十一番地現址,將市場移地改建,更名為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 西元一九三五年一月,新富町文化市場動工興建,同年六月底正式開業,除了市場本體之外,另外也配置了事務所、管理員宿舍、腳踏車停車場、垃圾場及公廁;館內則有三十多個攤位。攤商組成與客源台人與日人兼有,市場的商品與生活也台日交融,每逢除夕市場中迴響的日本歌謠,至今仍是耆老們念念不忘的一頁回憶。

CIMG8481.JPG

CIMG8482.JPG

然而,新市場的榮景不長,開幕後不久便受到附近流動攤販的生意擠壓,又加上官方採行民生物資配給制,新富町文化市場的運作於是在時局的影響下陷入停頓。除了萬華在地攤商之外,許多從中南部北上發展的青壯年,也紛紛在新富町文化市場周邊落戶,在新富町文化市場的發展同時,市場外三水街的攤販也隨商機而聚集,逐漸影響新富町文化市場本館內攤商的營運。為了解決這個狀況,曾有新富町文化市場與三水街攤商代表向市府提出新富市場擴建案,希望透過綜合市場大樓的興建,統一收容新富町文化市場攤商及在地流動攤販,唯擴建計畫最後並未實行。

CIMG8485.JPG

社會環境的轉換,加重了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困局。多數攤商在生存壓力下被迫遷出、另尋營業地點,市場內的攤位被當成置物、預備食材的後場,僅剩位於大門附近、緊鄰東三水街市場的雜貨店、豬肉攤與裁縫店,依靠地利之便勉力經營著。前代的攤商經營者逐漸年老退休,他們的孩子多半離開市場、另謀生計,市場內的昔日活力終於無以為繼。

CIMG8447.JPG

CIMG8479.JPG

CIMG8462.JPG

CIMG8459.JPG

西元二零零五年過後,是新富町文化市場從歷史價值的角度被看見的轉折時期,長期的發展停頓,反而保留下日治時期的建物原貌,於西元二零零六年正式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數年後古蹟內的攤商陸續遷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至西元二零一零年起開始推動都市果核計畫。並且進駐新富町文化市場;並於西元二零一三年台北市政府市場處完成空間修復。以新舊並存之空間活化形式,開啟第三個據點,期許成為艋舺古城的新觸媒。

CIMG8442.JPG

CIMG8497.JPG

CIMG8464.JPG

CIMG8475.JPG

CIMG8487.JPG

CIMG8491.JPG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將新富町文化市場基本經營思維可歸納為三大方向:將市場建築轉換為飲食教育的場域使古蹟作為在地社會議題討論的基地讓場館成為連結在地與外部社群的溝通平台在空間使用規劃上,內設置餐桌學堂、巷仔內教室、展演空間、市場史脈絡常設展、明日咖啡店複合式餐飲空間等

CIMG8434.JPG

CIMG8488.JPG

CIMG8469.JPG

CIMG8471.JPG

CIMG8470.JPG

經由上述本文章介紹後你是否和小編同感呢??新富町市場日治時期八十四年前興建開始從舊市場的髒亂與複雜的環境到如今轉變成為多功能性的空間。遊客來此可以喝著明日咖啡店的下午茶輕食餐飲、巷子內教室聽著各類講座課程、在廚藝教室學習烹飪技藝等等的享受、觀看常設性展覽的藝文氛圍新富町文化市場是最具有文化性質的舊市場轉型的空間代表典範,更是市場級別的博物館

 

 

 

 

~~~~新富町文化市場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02          2382         1092

週二至週日PM 10:00-AM18:00
每週一休館

交通方式


 

路線1-搭乘 1、9、202區、242、624、907、藍28、和平幹線 於「昆明街口」站下車,步行至和平西路三段81巷進入。

路線2-搭乘 9、38區、49、62、201、205、234、242、264、527、601、624、658、藍29 於「龍山寺(康定)」站下車,步行至三水街進入。



 

捷運龍山寺站3號出口左轉步行至和平西路三段81巷進入。


艋舺公園地下停車場(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45號地下室)
萬華區行政中心地下停車場(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120號地下室)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7756.JPG

中國境內佛教石窟的廟宇不少,在台灣也有一個石窟型的佛寺,有著佛教密宗大日如來化身的化身的不動明王,被稱為密教中的真言宗不動明王有各種不同的稱呼,梵語稱「阿查拉那達」。阿查拉就是不動的意思,那達就是守護神。正確地說可譯為「不動咸怒明王」,簡稱「不動尊」或「無動尊」

CIMG7741.JPG

CIMG7751.JPG

如果你是佛教密宗的信仰者,那麼不動明王的地位可是代表至高的神格位階。不動明王寺石窟創建於日治時期之西年一九二五年,係旅館星乃湯經營者佐野莊太朗先生為祈求生意興隆所花巨資興建

CIMG7763.JPG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杏林巷可以說是一條佛教的宗教廟宇之路一般所稱的鐘鼓峒山一帶,該山亦稱不動山,日治時期稱為天星山。該地區更是北投的秘境羅列了三十多坐大大小小的寺、廟、庵、堂等,充滿了宗教色彩。

CIMG7753.JPG

CIMG7755.JPG

CIMG7757.JPG

CIMG7758.JPG

本文章前面一段提到: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杏林巷內有許許多多的三十多坐小廟宇,像是永興宮、玉皇宮、曼陀寺、天口鐘鼓、明王寺等等。其中明王寺的不動明王石窟就在此地。明王寺可說是大有來歷的 一 段歷史的考據。

CIMG7749.JPG

CIMG7746.JPG

該寺的建寺緣起有幾種傳說,以下這個傳說比較可信。據說當時北投山上常有兩條蛇妖出現,經常危害 地方。一條是白色的;另一條則是青色的。後來被下凡人間的不動名王收服白色巨蟒轉成護法後稱大蛇明神,青色的巨蟒則轉任青龍明神。自此之後成為不動明王的左護法青龍明神、右護法大蛇明神

CIMG7742.JPG

不動明王寺主體的廟宇雖明顯是日式佛教密宗教所傳,但建寺的傳說又有濃厚的本土色彩,可說是佛教密宗在台灣北投本土傳說的演化與日本殖民建築物融合

CIMG7740.JPG

CIMG7745.JPG

CIMG7750.JPG

CIMG7754.JPG

台北市北投區明王寺為台北市少見石窟形式寺廟,有人工瀑布、石窟及日據時代建立的石碑等石造遺蹟,頗具文化宗教之保存價值。也難怪近百年的興建至今,台北市政府列為台北市定古蹟的理由吧。

 

 

 

~~~~不動明王石窟相關資訊~~~~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杏林巷2號對面
交通資訊:台北市公車230至北投文物館站下車,往杏林巷內走約10分鐘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7712.JPG

台北市哪一個地方的飯店密度最密集呢??答案就在新北投區域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到幽雅路沿路上,這裡就是新北投區域。此處可以說是台北市飯店最密集的區域,這一路上有個北投區知名的景點那就是地熱谷。

CIMG7711.JPG

CIMG7735.JPG

地熱谷是盆狀型蒸氣裂口的山谷窪地形位處在北投溫泉公園附近,是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因為終年瀰漫著硫磺煙霧,讓人聯想到恐怖的地獄,所以又被稱為地獄谷或鬼湖。這裡的溫泉是大屯山火山群內水溫最高的溫泉,日治時代此處被評選為台灣四大溫泉之一。

CIMG7725.JPG

CIMG7731.JPG

CIMG7732.JPG

地熱處地底冒出硫磺煙霧濔漫的景色,如夢似幻,有如仙境一般,是台灣八景十二勝之一。水清澈似翠綠之玉泉,地熱谷的泉水溫度約在八十度C至一百度C之間,屬於鹽酸酸性泉,溫泉水質酸鹼度很高,具有腐蝕性,屬於綠礬泉類酸性的青磺泉和磺水頭。

CIMG7719.JPG

地熱谷中湖底石頭具有放射性元素鐳,叫做北投石,是世界數千種礦石中,唯一用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目前只有台灣北投和日本玉川有這種礦物。最近幾年為了復育北投石,成立北投石保護區,來此參觀,除了能感受到溫泉鄉的情懷,更能對於這獨特的礦石有更深入的瞭解。

CIMG7724.JPG

多年以前常有遊客在地熱谷利用高溫的泉水煮溫泉蛋,不過近年來為了保護溫泉的水質,並且避免遊客在此跌倒發生意外,已經禁止民眾在地熱谷煮蛋。來地熱谷玩,可別再帶著食物前往,以免掃興囉。而地熱谷也在區域內設立警告的標語,提醒兒童要注意安全。畢竟八十度C至一百度C的泉水可是容易燙傷的。

CIMG7717.JPG

CIMG7722.JPG

CIMG7721.JPG

本文章第一段開始提到:地熱谷是北投區知名的景點,多年以前攤販林立。經過整頓後成為台北市政府公園處列管的公園之一。遊客時常絡繹不決,因此;更是近年來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闢護工場之地熱谷小舖,在此販售台灣的文創商品。成為的唯一合法的商店。遊客來到地熱谷遊玩之餘,不訪來此地看看台灣的文創商品。

 

 

 

~~~~地熱谷相關資訊~~~~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30之4號

電話::02  2720   8889

開放時間::周二-周日  PM9:00-AM17:00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6679.JPG

CIMG6680.JPG

CIMG6678.JPG

戀戀台北城史蹟趴趴GO是台北市政府文獻會每年九月到十一月舉辦的台北市的古蹟導覽活動。由名人、台北市政府文獻會資深老師帶領民眾走訪台北市境內的十二個行政區域。透過歷史故事的牽引,走訪不同路線來認識史蹟文物、體會古蹟之美,讓民眾們走進屬於台北市的時光隧道。這個活動舉辦至今年已經有十二年之久了。

CIMG6688.JPG

CIMG6687.JPG

這次參加的是位於北投區的唭里岸地區探索的唭哩岸找石趣之旅。經由唭哩岸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李庚霖老師全程導覽此次的行旅。可以說是在地人帶領外地遊客走訪在地的故事之旅。整個行旅路線以現在唭里岸捷運站為中心,行走於唭里岸捷運站所在地的東華街二段兩側大C行路線踏勘。

CIMG6681.JPG

唭哩岸找石趣之旅走訪的景點包括:華東公園(唭哩岸石的產地)、唭哩岸石打石場(早期唭哩岸石的加工地點)、大榕樹下八仙圳渠(八仙圳為早期北投區唯一的農田灌溉水源)、唭哩岸故事牆(唭哩岸市街是台北市台北第一條市街)、慈生宮(有關渡宮二媽之稱的廟宇)。

CIMG6715.JPG

CIMG6711.JPG

CIMG6731.JPG

經由在地的唭哩岸居民的李庚霖老師介紹下,走訪唭里岸地區最主要的特產就是唭里岸石。唭里岸石屬於石英砂岩的一種別稱,從清代開始至民國六十四年為止只,可以說是唭里岸歷史代表物之產業。從老照片更可以看出唭里岸石的全盛時期開採的盛況給唭里岸地區多麼繁華的景況。

CIMG6721.JPG

CIMG6703.JPG

CIMG6705.JPG

CIMG6706.JPG

CIMG6713.JPG

礦石開採也要有源頭,唭里岸石尤其是東華公園是唭里岸石的產地,東華公園地處唭里岸山的西側邊。當年開採的情形不再見到,取而代的是山頭型的公園。

CIMG6692.JPG

CIMG6720.JPG

唭哩岸地名由來眾和地名的寫法說紛紜,確定的是唭里岸是台北市北投區內的舊地名之一,聚落中心位於今日的立農里、東華里一帶。從日治時期谷地扶會發現磺港溪、磺溪兩條溪匯合八仙圳八仙圳為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所轄灌溉面積最廣的圳渠,這條圳道早在 清代即存在,引流烏尖連山南麓的大小水源灌溉 唭哩岸地區。從日治時期地圖與台北市政府文獻會的立碑文更可見到圳渠帶動農業的發展。

CIMG6757.JPG

CIMG6759.JPG

CIMG6758.JPG

隨著時代變遷唭哩岸地區已經從農業區域變成住宅乃至於豪宅林立的區域。漢族人口進駐唭哩岸地區開發在與時俱進的年代,更可以說明都市文化的進展大樓林立是可預見的發展

CIMG6740.JPG

CIMG6739.JPG

CIMG6737.JPG

CIMG6738.JPG

根據《淡水廳志》等史料記載,認為淡北古道的唭里岸市街是台北第一條市街。早期的唭里岸市街已經隨時代開發不再保留而消失,目前只剩下立農街一段三百一十五號唭里岸故事牆還保留著恭候人來憑弔。這面唭里岸故事牆經由藝術家彼得老師以唭投郎作品,呈現出唭里岸市街那一個九萬二七千的風華的順口溜的繁華時期

CIMG6762.JPG

CIMG6742.JPG

CIMG6748.JPG

CIMG6746.JPG

每一個地方不論是都市或是鄉村都會有當地的信仰中心。有著關渡宮二媽稱謂的慈生宮是唭里岸地區的信仰廟宇。慈生宮以祭奉五谷先帝(神農大帝)為主神。慈生宮另外還有觀音菩薩、媽祖、三官大帝神明為陪祭的神明

CIMG6675.JPG

CIMG6693.JPG

CIMG6698.JPG

CIMG6696.JPG

現在的淡水信義捷運線經過的路線就是以前北淡線鐵路經過的路線,從日治時期地圖與老照片會發現唭里岸站其實不存在。 現在的唭里岸捷運站是北淡線鐵路石牌車站與王家廟車站的中間區塊。唭里岸地區可以說是台北市北投區較為荒漠地區。但是;在本文前面的第七段提到::由於唭里岸地區在漢人進駐開發之後,既有現代社區型集合建築大樓林立,又有傳統廟宇與石砌聚落,常常為電影電視取景所用,早期北投地區電影興盛時期亦有所取景,近年來亦有電視電影及廣告在此取景。

 

 

 

 

 

 

~~~~戀戀台北城史蹟趴趴GO唭哩岸找石趣之旅相關資訊~~~~

 

 

戀戀台北城史蹟趴趴GO唭哩岸找石趣之旅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https://taipeicitypapago.tw/?page=p6-c9

戀戀台北城史蹟趴趴GO唭哩岸找石趣之旅

02   8772   8408

東華公園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9D%B1%E8%8F%AF%E5%85%AC%E5%9C%92/175508623171864

慈生宮

https://www.facebook.com/CSGTemple/

唭里岸故事牆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5%94%AD%E5%93%A9%E5%B2%B8%E6%95%85%E4%BA%8B%E7%89%86-%E4%B9%9D%E8%90%AC%E4%BA%8C%E4%B8%83%E5%8D%83/2106444696253151

唭哩岸打石場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https://kilriganculture.wixsite.com/ki-lrigan/blank-1

八仙圳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https://doie.coa.gov.tw/story_detail.php?id=26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6337.JPG

CIMG6369.JPG

台灣文化運動在西元一九二零年的啟蒙造就了台灣文化運動的底蘊,這一段歷史不僅是台灣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台灣在各個層面的文化復興的年代,古諺說道::一府、二鹿、三艋舺。說明了艋舺的繁華;但是對比今日艋舺充滿著各種都市因為開發太早遺留的殘破的都市區域。而大稻埕與艋舺的關係相關聯。這一切的一切必須從台灣新文化運動館淵源說起。

CIMG6426.JPG

CIMG6421 - 複製.JPG

新舊文化交匯地、人文薈萃大稻埕有著一段文化運動歷程中,追求新知與自我文化的核心價值能持續被深耕,歷久彌新。日治時期台北北警署轄區管理大稻埕,該區多台灣人聚居,署內設置有拷問用之水牢。

CIMG6427 - 複製.JPG

CIMG6429.JPG

CIMG6420.JPG

CIMG6436.JPG

CIMG6437.JPG

大稻埕地區為日治末期台灣民主政治社會運動之發源地,台籍菁英因鼓吹其理念,難容於殖民政府而被捕監禁,其監禁所在地為原木構之舊北警署位於本館現址對面(即現家樂福重慶店)所在地。

CIMG6417.JPG

CIMG6418.JPG

西元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新台北北警署於現址(日治時期的蓬萊丁;也就是現在地址為保安街與寧夏路交叉口的寧夏路八十七號)完工。

CIMG6419.JPG

CIMG6430.JPG

CIMG6359.JPG

CIMG6363.JPG

CIMG6361.JPG

由台灣總督府官房營繕課設計,但承包施工也有台籍人士參加。該棟建築為設於臨街兩層樓水泥建築,外觀呈流線形,入口設在轉彎處。有一對變體的西洋式柱子外牆所貼的褐色面磚為北投窯廠所產,這種顏色也稱為國防色,據說有防空保護色之作用。一樓設有扇形羈留室、水牢、鞭刑室,歷史流傳最經典的就是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報創辦人之一蔣渭水及台灣民眾黨的黨羽被關過此地。如此嚴刑俊立見證警察之威權。

CIMG6413.JPG

CIMG6432.JPG

CIMG6434.JPG

隨著時代的變遷之下;西元一九四五年後,台北北警察署改制為台北市警察局,台北北警察署也歷經「刑警總隊」、「第一分局」與「大同分局」。西元一九六一年第一分局進駐增建南側及三樓部分,防水層年久失修,現況不佳,曾於西於一九八四年嚴重漏水大修,與一、二樓原建造物同時整修立面。

CIMG6425.JPG

西元一九九八年原台北北警察署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這座警察局是台北市僅存的30年代警察局,有時代見證之價值;尤其室內還保有當年所建之拘留所及水牢,更能呈現警局的特殊空間。為利後續使用進行整體空間與設備的規劃與修復,西元二零零六年台北市政府將其定位為「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CIMG6341.JPG

CIMG6339.JPG

CIMG6340.JPG

CIMG6344.JPG

目前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空間配置與其他台北市的歷史的市定古蹟相比,比照博物館來經營。一樓為常設展覽(目前展出黃金年代的公與影展覽)。展覽內容為西元一九二零年代台灣文化運動的歷史的寶貴資料。從展覽內容看出現在台灣的一切經歷,在日治時期就已經先發生過,人性的輪迴與歷史的偶然就是不斷重現。

CIMG6338.JPG

CIMG6403 - 複製.JPG

CIMG6374.JPG

CIMG6375.JPG

CIMG6389.JPG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二樓為特展空間。目前展出自由戀愛時代製造的浪漫特展。展爛內容以日治時期日本人與台灣人在當時候社會的階級性差異,台灣人與日本人在戀愛到結婚時所面臨的當時候社會氛圍,對於愛情的定義是不同的待遇。

CIMG6367.JPG

CIMG6365.JPG

CIMG6397.JPG

CIMG6406.JPG

CIMG6410 - 複製.JPG

從台灣新文化運動館的歷史:看出此棟大樓在日治時期警察的威權統治,對於台灣人來說這是個歷史見證的建築物。經過整建之後再走入這一棟建築物仍可見到日治時期的老舊的環境氛圍,前人的生活對於後人的台灣人是否覺得進入到歷史的洪流中,還是相反地覺得陌生呢??

 

 

 

 

~~~~台灣新文化動紀念館相關資訊~~~~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87號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02 2557 0087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成立於 2018年10月14日
Highlights info row image
clock
周一   公休
週二~周六   PM10:00-AM17:00
週日            PM9:30-AM17:00
公共運輸
※捷運 民權西路站: 6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 大橋頭站: 2或3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 雙連站: 2號出口,步行約15分鐘即可到達。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6178.JPG

旅遊可以很多種方式,大學校園旅遊也可以是一種方式之一。台灣的大學真的非常多,大學人人可以念,現在的年輕學子不怕沒學校念,大學已經成為普通的國民義務教育。校園不只是念書的地方更是休閒的好去處,這次就來介紹台灣頂尖的名校台灣大學法學院的黑森林。

CIMG6184.JPG

CIMG6188.JPG

CIMG6189.JPG

之前在網路流傳出這樣的事情::前幾天晚上和朋友吃飯,我問她:「台灣大學還有什麼地方,台灣大學人不知道,或是一知半解  ?」朋友想了一下說:「台灣大學法學院黑森林吧」。

CIMG6190.JPG

CIMG6191.JPG

CIMG6192.JPG

大家只知道這是片法學院旁的森林,晚上陰森森地很適合約會。但應該很少人知道,這片森林是怎麼保留到現在,以及,除了情侶,森林裡還有什麼。」由此可知;台大法學院黑森林可真是台灣大學秘境。

CIMG6286.JPG

CIMG6177.JPG

CIMG6289.JPG

CIMG6193.JPG

黑森林是位於台灣大學法學院辛亥路校門口附近。地處法學院的三棟大樓的夾雜之處,這三棟大樓分別為國青宿舍、霖澤館、萬才館間的一大片茂密樹林。這一大片茂密樹林都是一些老樹所構成包括榕樹、樟樹等低海拔樹種。

CIMG6187.JPG

CIMG6186.JPG

CIMG6240.JPG

CIMG6194.JPG

黑森林不只是 一大片樹林,黑森林旁邊的弄春池可以說是台灣大學法學院最美麗的一個人工池水。整個池水是採用中國庭園的造景,池中綠意盎然的睡蓮。搭配柳樹的垂柳,弄春池更像是一盆的盆栽插上綠意的睡蓮與發黃的柳枝。

CIMG6239.JPG

校方為了確保台灣大學學生能與大自然環境協調,共同成長,因在進行校園規劃時將黑森林保留下來。由於黑森林這區域種植了許多植物,尤其是榕樹,因其密集性而形成一片綠蔭所以被稱為黑森林。黑森林可謂是台大校園植物的候補站,校方經常將黑森林裡的植物作為校園損壞行道樹的替換和補給。這裡更將是個生態的植物園區,松雀鷹、鳳頭蒼鷹、蟬、麻雀、白頭翁、五色鳥等等生物業時常穿梭於這一片黑森林地與弄春池水之中。

CIMG6185.JPG

CIMG6282.JPG

CIMG6283.JPG

在弄春池旁邊有個裝置藝術的作品,作品名稱是知識園。以草寫的「知」字體在草皮上立著。也讓如此的生態之地弄得有些藝術感覺。想必台灣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在如此的藝術與生態的環境中求學,應該會暫時忘卻那冷冰冰的法條課程吧!!

CIMG6285.JPG

如此的生態樂園有著極美的人間仙境,台灣大學法學院更是歷任台灣總統的母校,台灣總統培育的搖籃一點也不過。綜觀台灣近二十年以來的總統都是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從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都是如此。但是台灣大學法律系的這些總統卻是社會上公認的顯然很會訓練總統,但似乎不太會訓練成功的總統。

CIMG6293.JPG

CIMG6291.JPG

CIMG6292.JPG

前面的本文章第四段提到過::黑森林地處法學院的三棟大樓的夾雜之處。其中的霖澤館更是時常舉辦台灣大學校內與校外各類的法律課程、講座、研討會等等。法學院周遭的三個館設大樓還有不少美食的地點。如提供快餐的美味廚房、便利商店的萊爾富、便宜便當的員工餐廳。台灣大學法學院不只提供台灣大學學生便利的生活;對校外的社會各界更提供方便的生活機能。本文章看到於此,你是否跟小編ㄧ樣覺得台灣大學法學院真的是個便利的、生態性的環境。

 

 

 

~~~~台灣大學法學院黑森林相關資訊~~~~

台灣大學法學院網址::http://www.law.ntu.edu.tw/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