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北旅遊 (3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IMG7712.JPG

CIMG7743.JPG

在台灣各地從都市到鄉村都可常見到不同樣式的公園但是以下這個公園卻是獨特中的獨特,融合了許多特色於一身的一個公園。在台北市大安區就有這麼一座橫跨三條街道的巷弄(安東街、復興南路一段、忠孝東路三段)以及兩個里(誠安里、昌隆里)的跨區域的公園,這個公園就是溜公圳公園。而且溜公圳公園還與另一個昌隆公園相鄰,所以可以說是各一個公園中的公園。

CIMG7732.JPG

CIMG7741.JPG

CIMG7761.JPG

CIMG7725.JPG

溜公圳公園係於民國七十年度開闢,面積約一萬二千四百二十三平方公尺,自建國南路至復興南路的範圍區段,為一狹長帶狀而且蜿蜒的公園。

CIMG7754.JPG

CIMG7738.JPG

CIMG7727.JPG

CIMG7750.JPG

CIMG7751.JPG

由於是個跨區域的公園因此 ;從公園的兩端來回走一趟可要花個十幾分鐘走完,溜公圳公園的兩側有不少的機構與公園是比鄰而居(像是慈濟基金基金會台北分院、經典雜誌社、忠泰建設大樓、台北科技大學的校園與餐廳、誠安里的信仰廟宇福佑宮)可見得如此的公園是多麼讓人享受如此綠色的奇蹟。

CIMG7731.JPG

CIMG7752.JPG

CIMG7745.JPG

CIMG7747.JPG

CIMG7748.JPG

說這個公園是個很有特色是個無菸公園、隱藏台北市東區的街頭巷弄、花木扶疏的公園、公園中的公園等等的一大堆的特色。還真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廊帶。

CIMG7714.JPG

CIMG7717.JPG

CIMG7716.JPG

CIMG7726.JPG

CIMG7734.JPG

CIMG7740.JPG

走在溜公圳公園內會發現有風車造型的藝術裝置、走道的柱子的彩繪;噴水的水池(在誠安里的信仰廟宇福佑宮 前面 )、體適能的運動設;農事擺設的體驗裝置(像是水車、里民的農業栽培實驗區塊、打水的PUMP)、兒童遊樂設施等等許多集合了運動;農事;藝術的三個結合的設施多功能型態的公園。

CIMG7744.JPG

CIMG7735.JPG

CIMG7736.JPG

CIMG7722.JPG

CIMG7723.JPG

從上一段的說明中可得知,溜公圳公園將充滿樹木與綠地的公園作為藝術品;運動;農事;藝術展示的場域,不僅透過自然開闊的空間襯托出裝置的美好,也讓公園變得充滿人文氛圍,使遊園的民眾有不一樣感官與心靈的享受。這也是為何本文一開頭第一段所說的;溜公圳這個公園卻是獨特中的獨特,融合了許多特色於一身的一個公園。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7319.JPG

CIMG7228.JPG

中國傳統的春節是華人最重視的節慶,華人的春節一項以來是由農曆一月一日ㄧ直到一月十五日為止。農曆一月十五的元宵節賞燈是自古裡以來重要的習俗。台北燈節可說是台灣各地燈會最老的燈會,前期是由交通部觀光局主辦;於西元二零零一年開始由台北市政府主辦,西元二零零一年起因台北燈會更名為臺灣燈會並移師其他縣市輪流舉辦,西元二零零五年主燈首次移置於台北市政府。

CIMG7226.JPG

故台北燈節也將場地移至中正紀念堂並擴大舉辦,西元二零一七年為活絡台北市西區的發展,地點改在熱鬧的西門町商圈的中華路一代舉辦。 整個回顧台北燈節可說是一個搬遷歷史。

CIMG7229.JPG

今年的燈會口號主打台北台北亮晶晶點亮心的口號,而且以點亮夢想點亮心為主軸。今年台北燈節依舊在西門町商圈的中華路一代舉辦。不過地點擴大了不少,包括從中華路一段、北門、中山堂廣場、台北行旅廣場等等不但是歷年以來範圍最大的。而且每個地點都有不同的特色;以下的文章將每個地方加以說明。

CIMG7322.JPG

CIMG7320.JPG

CIMG7318.JPG

北門區域今年是最大的亮點之一,以北門廣場的地標打造周邊的城市歷史記憶。燈會期間以雷射燈光雕打造不同的搖滾北門,搭配不同的時間的節目演出。

未提供相片說明。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文字

CIMG7302.JPG

CIMG7306.JPG

CIMG7306.JPG

CIMG7308.JPG

中山堂廣場區域以台灣省城隍廟為基地,台灣省燈會的所在地並打造成街燈一條街。由全國各級學校及社會團體製作之中、小型花燈的燈車在中山堂廣場展示,而燈會的猜燈謎的於活動期間晚間進行猜燈謎的活動,並提供豐富的獎品給猜中燈謎者。

CIMG7323.JPG

CIMG7327.JPG

CIMG7326.JPG

CIMG7328.JPG

CIMG7325.JPG

台北行旅廣場區域以小朋友所喜愛的遊樂園為基底,此區域快有旋轉木馬、摩天輪等設施提供給小朋友玩樂。此區域適合給攜帶小朋友參觀燈會的家庭,可來此晃晃,保證小朋友置身於遊樂園得錯覺中。

CIMG7222.JPG

CIMG7307.JPG

CIMG7227.JPG

CIMG7317.JPG

中華路一段區域可說是歷年以來台北燈會的核心區域,歷年以來的核心燈節作品都是在這個區域。今年是己亥年的豬年,主燈作品為百變豬寶亮晶晶,可說是時髦造型的豬燈。今年的燈節有全台灣首度的米奇九十的奇趣大禮FUN米奇的迪士尼卡通的主題燈座,以及深受小朋友喜愛的佩佩豬燈區。

CIMG7329.JPG

CIMG7330.JPG

經由以上的文章介紹,今年台北燈節的介紹是否與我一樣覺得台北燈節在求新與傳統的燈節作品的變革。今年的燈節還提供了不少美食攤位,欣賞燈節的燈會的作品,還能祭祭五臟廟吃上美食。

 

 

~~~~2019年台北燈節相關資訊如下~~~~

台北燈節網址::http://2019.lanternfestival.taipei/

燈節期間人潮擁擠,搭乘台北捷運遊燈節,請盡量在西門站以外的捷運站,如台北車站、北門站、小南門站進出;另開幕式及踩街嘉年華。遊行當天將進行較大範圍交通管制,敬請依管制行進或另安排改道規劃,燈節期間建議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捷運|
台北捷運:台北車站5號出口、北門站、西門站
桃園機場捷運:A1台北車站4、5、7號出口

|火車、高鐵|
可至誠品地下街K12出口及站前地下街 Z7、Z9 出口步行前往

|公車|
15、18、22、39、39夜、忠孝幹線、265夜、265區、265經中央路、265經明德路、 299、539、600、652、藍1 於台北車站(忠孝)下車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7131.JPG

在台北市西區可說是老台北市的許多共同記憶,台北市是以城牆為歷史的一個移民都市。 台北市西區有許多的老建築物但是哪一棟最具有歷史的記憶呢???答案就是三井倉庫。

CIMG7135.JPG

CIMG7132.JPG

CIMG7133.JPG

三井倉庫是位於台北市西區的洋式建築,坐落於忠孝西路一段二百六十五號,面對台北郵局。在日治時期由日本三井物產集團所興建。經台北市議員建議指定古蹟,西元二零一二年五月七日台北市政府公告為台北市歷史建築物。

CIMG7134.JPG

CIMG7130.JPG

CIMG7137.JPG

CIMG7140.JPG

CIMG7136.JPG

該建物建築年代約為西元一九一四年,為三崁式二樓磚木混合建造房屋、寄動造屋頂,主樑木桁架跨距深遠,建物中央正背立面均設山牆。中央立面半圓形的山牆仍留有三井物產菱形商標,是目前台灣唯一保留三井物產菱形商標的建築物。

CIMG7138.JPG

CIMG7139.JPG

隨著時間的推進,西元二零一五年配合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遷移保留,使得原本建立於大稻埕的三井物產的倉庫,已重組記憶倉庫的概念之下。述說台北市西區的周邊歷史發展與空間演變(三井倉庫周邊的台北郵局、北門、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等等組成);串聯文化資產的寶貴資產。

興建於日治時期的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門倉庫,經歷搬遷修復,將於1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場館內規劃VR導覽、書城區、文件展等區域,讓三井倉庫成為西區文化資產群的「記憶倉庫」。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07年10月31日

CIMG7142.JPG

三井倉庫設計

引領台北城的不同故事的時空,台北市西區一頁又一頁的城市發展就在台北市西區的歷史發展的眾多老的歷史建築物與市定古蹟之間。目前三井倉庫正在展出記憶倉庫的展覽正是展出這樣的內容,愛好歷史的人士可從建築模型中,發現日治時期的老文化資產之美感。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6966.JPG

翻開台北市的地圖,你知道台北市最後一塊淨土在哪裡嗎??在高度開發的台北市,要找到相對於有如陶淵明先生所寫道的::人間的最美的淨土那還真不容易。這個地方就是南港區的畚箕湖區域的茶山。

CIMG6939.JPG

CIMG6941.JPG

你知道包種茶的原鄉在台北市南港區嗎??這也是許多人所不知道的秘密。一談到包種茶許多人一定第一個想到台北市文山區的貓空區域,但是最早百年前的畚箕湖的南港區茶山就有專業的茶師  ,沿襲著先民的製茶技術,當地留有百年的土角厝(例如余家古厝陳家古厝、楊家古厝等等)及百年前的煤礦發展的遺跡這些都說明了南港區茶山的先民的產業發展遺跡。為了重振南港區製茶產業,台北巿政府產業發展局自民國六十七年起逐年大力整修開拓山區產業道路,而且改善了畚箕湖區域的對外交通並於民國一百零三年成立的南港茶葉示範製造場。

「台北101夜景圖片」的圖片搜尋結果

 

「南港余家古厝照片」的圖片搜尋結果

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舉辦一連多天的南港茶山輕旅行。邀請民眾與熱民茶藝的朋友們來趟南港茶山輕旅行。今年度茶山景觀平台往余家古厝的步道已於西元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底完成,步道輕緩沿途桂花盛開,沿途欣賞廣闊大台北市景,還有陣陣撲鼻而來的桂花香,不一會兒就到了有百年歷史風貌的土角厝聚落;尤其日暮低垂加上燈光閃爍,站在南港茶葉示範製造場的觀景台上可以遠眺台北市國際知名的一零一大樓的夜景,繽紛不已。

CIMG6942.JPG

在活動中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特別邀請,山美工坊和協和祐德高中美工科師生們,一起在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聯展。現場展示出許多關於如何從古老先民所留下的紡織的布料的染料的技法,那就是植物染的聯展。

CIMG6944.JPG

CIMG6957.JPG

CIMG6960.JPG

CIMG6943.JPG

CIMG6958.JPG

植物染的應用可說是深深影響了當今在化學染的現在的前身的技法,從展覽中可看出只要是布料不管是衣服、圍巾、包包、鞋子、各類用具等等都可看到植物染的存在。

CIMG6974.JPG

CIMG6975.JPG

CIMG6973.JPG

在南港輕旅行中來到南港茶葉示範製造場,除了可以參觀植物染的展覽活動之外,參加此次輕旅行還可以免費參加植物染DIY。由山美林工坊的林月美老師以講解方式植物染不同植物如何透過植物特有的天然色素進行布料的紡織的應用。植物染說真的能用來染料的植物還不少;這次來到包種茶的原鄉當然進行的是茶染。

CIMG6978.JPG

CIMG6985.JPG

CIMG6999.JPG

CIMG7006.JPG

在經過一陣子的林月美老師以講解方式植物染之後參加此次活動之旅的民眾大家開始DIY設計與玩弄出自己的植物染。前面一段說到;這次來到包種茶的原鄉當然進行的是茶染。

CIMG6989.JPG

CIMG6992.JPG

CIMG6995.JPG

「鹿窟事件紀念碑圖片」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本文章的第二段提到過;百年前的煤礦發展的遺跡這些都說明了南港區茶山的先民的產業發展遺跡。南港輕旅行中此次的活動另一個重頭戲;就是由在地達人的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黃怡明總幹事帶領此次參加南港茶山輕旅行的民眾到戶外的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附近的第二停車場煤礦層進行解說,以及鹿窟事件的由來與歷史的人文

CIMG6964.JPG

CIMG6962.JPG

CIMG6963.JPG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不只是一個活化的包種茶的教育中心,這裡地處偏僻但卻是讓人覺得是個台灣茶葉的發跡的教育機構。包種茶在南港區的畚箕湖的茶山種出台灣引以為傲的茶葉的伴手禮,推向台灣各地甚至是國際。這也是我個人來了這麼多次的原因吧,這就是舊地重遊也會發掘出不一樣的感觸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6574[1].JPG

歲末將至,農曆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為了迎接歲次己亥豬年,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於今天在戶外園區辦理豬福滿滿新春活動。活動內容包羅萬象,可說是一系列活動,讓民眾可以拿書法家寫的春聯、逛逛市集、聽音樂會、玩手作DIY、蘿蔔魚丸湯分享等等系列活動。

CIMG6525[1].JPG

CIMG6537[1].JPG

今天一整天的活動可說是活動一個接一個非常的緊湊。此活動也是民國一百零八年度客家民間信仰與歲時節俗推廣計畫的一環的其中的活動之一。

CIMG6576[1].JPG

CIMG6575[1].JPG

CIMG6538[1].JPG

CIMG6542[1].JPG

在本文章第一段提到::今天的活動可說是一系列活動。像是民眾可以拿書法家寫的春聯,是來自以來自台北市客家自強或書法班老師現場揮毫,在舞台區中的舞台節目也宣告了名家書法的亮相。

CIMG6518[1].JPG

CIMG6526[1].JPG

CIMG6570[1].JPG

CIMG6591[1].JPG

CIMG6596[1].JPG

CIMG6581[1].JPG

CIMG6580[1].JPG

此活動市集與一般市集不同。以三個不同目的市集串聯成一個大的活動市集。這三個市集說穿了就是不同目的的園遊會。這三個市集分別為::像是以倡導客家文化的客家市集,就是本文章上一段提到的民眾可以拿書法家寫的春聯。以分食為主的年糕市集,來自台灣各地的相關美食業者尤其是四種不同的糕點(包括發糕、年糕、紅豆糕、蘿蔔糕)。免費大方送的免費二手市集,免費的物資提供給參加的民眾。

CIMG6569[1].JPG

CIMG6586[1].JPG

CIMG6588[1].JPG

玩手作DIY方面;有好幾個DIY活動,例如只要捐一至二月份五張一發票即可體驗豬撲滿彩繪;花費一百元做公益的紅豆湯DIY。所有的DIY的發票與金錢全部由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的贊助之下,全數捐給台北市家扶中心做公益。當天另外發送年菜、保暖物品等物品扶助台北市家扶中心。讓家扶中心的弱勢兒童也能感受農曆春節的新年的韻味。

CIMG6602[1].JPG

今天中午十二點半時刻起,蘿蔔魚丸湯分享開始,此活動主辦單位台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提供兩大桶的蘿蔔魚丸湯分食給參 豬福滿滿新春活動的民眾,排隊拿分食物的民眾人手一個餐具,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今天的活動透過包羅萬象的內容,為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增添了年節的氛圍及熱鬧氛圍。同時加入感恩分享食物的概念,增添人情味道。這個就像是台北市議員吳志剛致詞以及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徐世勲致詞中所提到的。

客家的文化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是個精神堡壘,透過 豬福滿滿新春活動把客家的持簡勤家的民族性格給展現出來,像是今天的古亭國小的小朋友的客家歌舞的演出就是說明了一切。

 

 

 

 

 

 

 

~~~~豬福滿滿新春活動相關資訊請查閱~~~~

 

 

台北市文化主題公園官網::  HTTP://SSL.THCP.ORG.TW

台北市文化主題公園臉書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TAIPEIHAKKAPARK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3733[1].JPG

台北市大稻埕區域給你甚麼樣的聯想呢???或許每個人答案會不同,但是只要來過大稻埕這個區域 ㄧ定都會有些聯想的。是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辦年貨、頂下郊拚分類械鬥歷史、茶葉、洋樓、歷史上的名人等等呢。其實這些都只是大稻埕這個區域的一部分而已。

CIMG3732[1].JPG

今天在義美聯合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並由內政部移民署的指導下,舉辦大稻埕散步導覽活動,活動。由蔣渭水基金會的么孫蔣朝根先生帶領之下,進行了一場不同的大稻埕視野之導覽。引領參加民眾認識不 一 樣的台北。

CIMG3779[1].JPG

由前輩畫家郭雪湖的知名畫作《南街殷賑》以誇張、戲劇化手法描寫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口節慶熱鬧景象,廟口擁擠的市井小民忙碌紛擾,五彩繽紛的招牌遠近林立,不但有日本人回內地所需購買的台灣特產禮品店,也有中國的藥材店,還有寫著英文「Sony 」的店面,由此可見當時台灣商圈的繁華多元,全圖也充滿社會現實性及視覺趣味性。

CIMG3734[1].JPG

CIMG3736[1].JPG

CIMG3739[1].JPG

CIMG3748[1].JPG

導覽活動由位在延平北路二段上的URS27集合出發。大稻埕這個台北市的最早發展的區域,連帶艋舺區域的發展形成一個大的區塊,大稻埕的由來因具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而得名。大稻埕是個人文薈萃之地,許多的歷史人物都是以大稻埕為生活的重心。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在蔣朝根先生導覽下,走馬看花式的介紹多半是建築的方面。

CIMG3764[1].JPG

CIMG3766[1].JPG

CIMG3767[1].JPG

CIMG3765[1].JPG

CIMG3756[1].JPG

大稻埕整體來說可說是一條街道串連其他街道所形成的區域,這條街道就是南北貨集中的迪化街,清代大稻埕地區的店屋多為單層樓的閩南式建築,建築材料以土埆壁與紅磚為主。為節省建材並符合商業集市的要求,排列成連棟式的商店街。整題而言;大稻埕歷史建築在房屋外觀風格上,大致可分為閩南式、洋樓式、仿巴洛克式、現代主義式四大類的多元形式並存的街屋之街道。

CIMG3768[1].JPG

CIMG3770[1].JPG

CIMG3772[1].JPG

大稻埕最早的街屋莫過於以林五湖祖厝為代表,林五湖祖厝建於西元一八五一年可說是大稻埕區域最早的商業模式的街屋。直到西元一八六二年淡水正式開埠後外國洋行紛紛進駐,大稻程才開始有了洋樓式建築及傳統街屋的仿洋樓式立面,而早期清代的街屋均為窄而深長的狹長格局,到了一九零零年日治初期,總督府公布了家屋建築規則,興建家屋前必須先行申請,街屋格局雖然有了規定,但建築立面卻隨著日本本土明治維新後西化影響,引進了仿巴洛克風潮而使建築立面有了多變的風貌,而之後的市區改正計畫拓寬道路,部分道路兩側立面因而重建,更加豐富了大稻埕的建築景觀。

CIMG3778[1].JPG

如此具有特色的大稻埕區域進連來吸引著許多影視的劇情來此拍攝取景,像是紫色大稻埕的新芳春茶行、雙城故的合勝堂都是說明了建築在大稻埕的魅力。大稻埕不只是台北西區的代名詞;也不只是台北旅遊景點(區塊)而已,最重要的還是台北歷史發展的縮影。說穿了;大稻埕有許多的故事與角度的探討需要更多元素來討論的,大稻埕絕對是一個讓遊客玩不完與在地人生活的結合之地,等著大家一起寫下不同的交錯的身影。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3301[1].JPG

CIMG3285[1].JPG

你知道號稱天龍國的台北市最大菊花展覽在哪裡嗎??每年的年底士林官邸就會舉辦菊花展覽,士林官邸菊花展為台北市秋季最大菊花展以大菊、懸崖菊、大立菊、造型菊、大菊、小菊及菊科草花等搭配展場造型物佈置,呈現主題樣貌。

CIMG3258[1].JPG

CIMG3291[1].JPG

同時於例假日舉辦周邊性質活動,包括菊花講座、街頭藝人表演、音樂表演、攝影比賽、藝文活動,以活絡菊花展場的可看性。

 

 

 

 

 

今年菊展以「世界」為主題,並且以菊世遨遊為展覽的命名,意思就是要讓菊花的世界能夠被凸顯出來。展覽結合世界場景打造寰宇花卉樂園,展區皆以世界知名景點為發想,帶給參觀民眾一個全新的視覺享受,一日環遊世界。

CIMG3266[1].JPG

CIMG3267[1].JPG

CIMG3283[1].JPG

CIMG3280[1].JPG

CIMG3284[1].JPG

CIMG3251[1].JPG

CIMG3287[1].JPG

今年世界知名景點展場的內容如下:「阿里山高山森林小火車」、「金字塔傳奇」、「極地風光」、「袋鼠跳」、「非洲草原傳奇」、「夏威夷風情」、「浪漫香頌」、「珍貴之愛 荷蘭木鞋」、「東瀛風緣 菊情濃濃」、「蝴蝶飛舞的夢幻國度」、「就在北方~白熊的家鄉 天寒地凍的雪地~菊花在綻放(展區位於臺北市政府前廣場)」等世界十四景點及象徵物。

CIMG3262[1].JPG

CIMG3257[1].JPG

CIMG3260[1].JPG

此外;還有菊展特色品種:每年必看的菊中之王大立菊的家,台北市政府公園處培育的大菊品種展示區,在在陳列出大立菊的栽種是需要許多技術的存在。

CIMG3264[1].JPG

CIMG3265[1].JPG

展場中邀請民眾參與的全民總動員造景大賽,以各式各樣的菊花色彩及品種,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展出內容,超過百種的戶外菊花品種展示呈現菊花與植栽的造型美。結合世界知名場景與象徵物展現菊花創意,打造活潑有趣、適合親子同樂的益智競答活動,並規劃精彩多樣的藝文活動,增加菊展的豐富性與可看性,帶給大小朋友有別於以往的新鮮體驗。

CIMG3297[1].JPG

CIMG3289[1].JPG

CIMG3294[1].JPG

CIMG3295[1].JPG

菊花不只是觀賞的花卉;更是實用性質的花卉,日常生活的各類用途都有需要菊花的存在。菊花的歷史發現是由中國為發源地,早在禮記中已記載了季秋之月,菊有黃華。栽培菊花的歷史長達三千多年,南北朝開始入藥,宋朝達到鼎盛,劉蒙泉著菊譜書中收錄一百六十三種,唐朝培育出黃、白、紫三種花色菊花,遠播國外以至世界,日本皇室家徽亦是菊花。時至今日;菊花的顏色和品種可說是百花齊放。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3090[1].JPG

CIMG3105[2].JPG

台北市的大安區的大安森林公園是個濕地地形的公園,但是你知道在台北市的北投區也有好幾個濕地地形公園,其中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天母區域中山北路七段底的圓環附近也有二個濕地地形公園??相信許多人一定都不知道吧。

CIMG3106[1].JPG

CIMG3102[1].JPG

依據美國官方認為濕地需具備以下三種條件之一:(1)必須具有優勢水生植物;(2)在表土下某一深度的土壤必須含水;或(3)在一最低限度之期間或頻率內必須為水淹沒或土壤含有飽和之水。在本文上述第一段所提到的這個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天母區域中山北路七段底的圓環附近濕地地形公園就是東和公園與天和公園。

CIMG3091[1].JPG

CIMG3092[1].JPG

CIMG3110[1].JPG

CIMG3141[1].JPG

CIMG3150[1].JPG

跳脫以往公園的思維,東和與天和公園採木屑鋪面,湯姆歷險記森林遊樂場、跳樁、兩層樓旋轉溜滑梯、繩索攀爬玩法多元,公園不再大眾臉,成了最好玩的免費親子景點。

CIMG3103[1].JPG

CIMG3100[1].JPG

CIMG3116[1].JPG

CIMG3108[1].JPG

在東和與天和公園這兩個公園內可說是林木非常的高聳,公園內有許多的老樹成林,公園內的道路非常的寬闊好走。走一走運動一下,走累了找個椅子休息一下非常的便利。

CIMG3099[1].JPG

CIMG3129[1].JPG

CIMG3137[1].JPG

CIMG3126[1].JPG

CIMG3121[1].JPG

CIMG3145[1].JPG

玉潮坑溪流經過東和與天和公園這兩個公園,變成公園內的圳溝,並且匯集成一個個池塘,最後再流到天母加壓站回收水資源的再循環利用。池塘內的大小魚類成群,在公園內池塘觀察這些魚群有小條的大肚魚到大條的鯉魚都有,潺潺流水聲。搭配著中國庭園造景的涼亭及橋面成為古代的庭園;就是個綠和水元素構成的公園。

CIMG3124[1].JPG

CIMG3122[1].JPG

天和公園內有一個台北市定三級古蹟番井沸泉,番井沸泉有著古芝蘭八景之一的天然景色,悄悄流動著灌溉士林區農田超過三百年的一口古井在舊誌曰:「在芝蘭堡其源自三角埔山下一線如溝,深尺許,多沙流泉騰沸,冬暖夏涼」。水量多,日夜連續噴出,可灌溉附近農田,又水質非常透明,可作飲用水,因原住民時就有此泉,故稱為番井。

CIMG3111[1].JPG

CIMG3115[1].JPG

CIMG3114[1].JPG

另外值得一提;天和公園內有兩個漂泊書的書箱子,這兩個書箱子提供了舊書資源與分享閱讀的功能,如此在公園內設施也是在一般公園內非常的少見到的情形。

CIMG3128[1].JPG

CIMG3132[1].JPG

台北市政府從去年開始對於東和公園與天和公園進行整修,把這兩個公園創造出具有主題的綠意空間,打造市民安心‧關心及富有生態綠的環境,天和公園建立以芝蘭、番井、流水吟為主題,東和公園建立以玉潮溯源、古天母為主題之都市亮點公園進行修復改造,提供符合台北市民需求的全新森林型態公園。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2074.JPG

CIMG2060[1].JPG

CIMG2089.JPG

你知道台灣最早的包種茶的起源在哪裡嗎???想必大家一定是不清楚或許有人會想到台北市文山的包種茶??但是;台灣包種茶的真正起源是在南港區南港茶山的畚箕湖、鹿窟、大坑一帶的廣大區域。這就比較少人知道了。今天參加在台北市社區園圃推廣中心主辦,並且由大坑產業文化協會承辦的南港茶山小旅行用DAY  TRIP的時間以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為中心的旅行範圍,探訪著這百年以來的南歷史下的哀愁

CIMG2088.JPG

CIMG2055.JPG

南港茶山海拔約三百公尺,遠眺視野極佳,日治時期開採採煤礦。所以;南港茶山既是礦山也是茶山。在地人的畚箕湖、鹿窟、大坑一帶居民將製茶技術視為經濟命脈,南港茶山是诶直到西元一九五二年鹿窟區域發生鹿窟事件。南港茶山當地的茶農與製茶師傅遷移到後山的台北市文山區、新北市坪林區。

CIMG2096.JPG

CIMG2097.JPG

CIMG2091.JPG

自此;南港茶山的包種茶的故鄉從此淹沒於歷史洪流中。在今天的DAY  TRIP走訪了煤礦的遺址與鹿窟事件的紀念碑的導覽。由此可見,歷史如果沒有被重視是會被淹沒但是卻是遺跡永遠都在。

CIMG2057.JPG

CIMG2069.JPG

CIMG2073.JPG

CIMG2130.JPG

CIMG2139.JPG

今天的DAY  TRIP的旅程中也作了一些相關的DIY還真是有趣。 括撿茶枝DIY之冷泡茶與茶香護唇膏DIY。原來茶葉也可以有不同的應用,生活的智慧是要靠腦袋的開發與智慧累積而成。

CIMG2109.JPG

CIMG2110.JPG

而在今天的DAY  TRIP中經由講座的內容來自春樁農場的林華野先生的愛時農校遇上了一堂有機的食材教育課程今天最末的DAY  TRIP中的行程也看了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式造場原來是如此的安靜中的美麗。四周的登山步道四通八達(像是桂花林步道、舊庄茶山步道)還蠻適合登山客來此爬山品茗之美

CIMG2087.JPG

CIMG2103.JPG

CIMG2102.JPG

CIMG2101.JPG

CIMG2100.JPG

在此感謝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全程的招待與大坑茶葉產文化協會承辦此DAY  TRIP的行程之旅,尤其是中午的茶油麵線、貢丸湯、茶葉蛋的午餐,讓人吃了一次滿茶葉的餐點真是很特別

CIMG2150.JPG

我個人多次來到了南港茶山進行不同的活動,彷彿是入了 一次又一次的茶山寶藏之旅。南港茶山是台北市的最後一塊淨土,循著歷史的遺跡來一趟茶葉、煤礦之旅就是一個淨土的旅程

 

 

感謝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IMG2020[1].JPG

CIMG2042[1].JPG

CIMG2046[1].JPG

十二月二十五日是甚麼日子???只要在街頭上隨便問路人,應該大部分答案是耶誕節而非行憲紀念日。西方文化影響著全世界,當然也包括台灣在內。耶誕節近年來在台灣各地的商場、車站公司行號等等公共場所街頭的裝置耶誕彷彿是一種非常見到的情景。在台北市政府捷運轉運站的台北統一時代百貨二樓的廣場也是如此。

CIMG2015[1].JPG

CIMG2021[1].JPG

CIMG2045[1].JPG

邁入第四年台北統一時代百貨的愛.SHARING的耶誕系列活動也在今天開始起跑。每年的愛.SHARING的耶誕系列活動以不同城市為主題感受不同特色的耶誕氛圍(2016年為巴黎;2017年為紐約)。今年的愛.SHARING的耶誕街頭裝置以義大利米蘭為城市的主題。

CIMG2025[1].JPG

CIMG2032[1].JPG

CIMG2048[1].JPG

從今天開始台北統一時代百貨與高雄夢時代南北兩個百貨公司在母公司統一集團的贊助之下,到耶誕節為止進行四十天的耶誕裝置,並且在這期間的每一天晚上六時到九時間內,把耶誕裝置主角的耶誕樹進行每十分鐘的燈色變化的燈光秀

今天的耶誕樹點燈儀式上可說是在浪漫音樂的開啟下搭配飛揚的雪花,讓遊客彷彿進入艾曼紐二世迴廊,混合出義大利街頭獨有的味道

CIMG2012[1].JPG

CIMG2023[1].JPG

CIMG2028[1].JPG

CIMG2027[1].JPG

CIMG2022[1].JPG

CIMG2033[1].JPG

CIMG2039[1].JPG

CIMG2040[1].JPG

台北統一時代百貨二樓的廣場台北市政府轉運站周邊的忠孝東路四段香堤大道的街頭。可見到眾多的裝置;例如倒映的許願池星巴克咖啡之門、童話般的魔女棒、經典電車玻璃的高跟鞋等等的街頭裝置就是要把台北統一時代百貨周邊的街頭點亮。

CIMG2047[1].JPG

今天的愛.SHARING浪漫耶誕城點燈儀式上,除了精彩的耶誕樹主燈的點燈之外。台北統一時代百貨人氣歌手林宥嘉與高雄夢時代人氣歌手徐嘉瑩進行南北兩地的連線互動,在主持人JANET的串場主持下,兩位歌手用愛來分享耶誕的歡樂,點燃時尚之都米蘭的主題耶誕之燈區

 

 

 

2018年愛.SHARING浪漫耶誕城點燈儀式相關活動資訊請見官網::HTTP://WWW.I-SHARING.COM.TW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9405[1].JPG

秋悅節你聽過嗎???相信沒有人知道吧在秋高氣爽、桂花初開之際,台北市政府產業局輔導大坑產業文化協會與南港區的社團在十月二十一日規劃南港茶山秋悅節活動。中秋過後,桂花初開、秋高氣爽之際,正是闔家一起到郊外踏青賞花的好時機。

CIMG9429[1].JPG

CIMG9449[1].JPG

台北市南港區是台灣北部的包種茶的發源地這是許多人所不知道的南港的包種茶是百年以來的發展所致,只是受限於發展一直沒有發揚出去,導致台北市文山區的木山地區的貓空區域後來而上,聲名大譟。

CIMG9414[1].JPG

CIMG9415[1].JPG

CIMG9418[1].JPG

CIMG9422[1].JPG

CIMG9430[1].JPG

回顧台北市南港區的包種茶的歷史回顧,台北市南港大坑茶山位處於台北市的最東邊,百年前因當地茶師改良了做茶製程,成就了名聞遐邇的自然清香包種茶,是台灣包種茶的原鄉。

CIMG9403[1].JPG

CIMG9436[1].JPG

CIMG9431[1].JPG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地址在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二段三百三十六號、海拔高度三百八十公尺左右,可說是南港區包種茶的推廣中心。肩負著包種茶的推廣與再造活化的力量。

CIMG9408[1].JPG

CIMG9407[1].JPG

從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視野遼闊可眺台北盆地,台北盆地之美一覽無遺的視野。這裡的視野有種高不勝寒在叢山峻嶺中有種迷濛之美

CIMG9446[1].JPG

CIMG9459[1].JPG

CIMG9463[1].JPG

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於西元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舉辦南港茶山秋悅節,廣邀大家一起到南港大坑茶山來躺輕旅行。 早上十點整會有一連串的開場活動 (包括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中庭音樂演桂花仙子拋繡球娶親)現場的男士扮成茶農都有機會接到仙子的繡球,一躍成為茶仙,並獲得大會的祝福與限量禮物。

CIMG9426[1].JPG

CIMG9456[1].JPG

CIMG9464[1].JPG

CIMG9457[1].JPG

CIMG9448[1].JPG

CIMG9401[1].JPG

活動現場除了整點的音樂演奏之外,還有製茶示範教學、在地社區媽媽手作文創、茶品展售攤位、品茗包種茶,還有免費報名的五場講座、四場DIY課程、四場茶山戶外導覽...等活動。

CIMG9473[1].JPG

CIMG9478[1].JPG

CIMG9479[1].JPG

主辦單位的台北市大坑產業文化協會在中餐時刻準備了限量的包種茶口味的米粉湯與貢丸湯讓參加秋悅節的民眾吃個粗飽。米粉中散發中濃濃的包種茶真是有趣。

CIMG9425[1].JPG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位於台北市南港區舊莊社區,附近的小景點還不少,這些小景點也與南港區包種茶的歷史發展息息相關。百年以來的南港區包種茶的歷史脈絡中,從興衰到落寞但是無損於南港區包種茶的發源地的地位。來此觀光或是尋幽之際,不坊可搭小五公車或是自行開車來此地,喝好茶、走步道都是不錯的選擇。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7208[1].JPG

CIMG7210[1].JPG

彩虹公園一個如詩如夢的一個美麗的河濱公園,彩虹一詞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中,彩虹神話是個具普遍性的母題,台灣原住民神話也出現許多與彩虹相關的神話傳說。對於以崇拜大自然為主要超感經驗的先民來說,對大自然的畏懼實多於崇拜,彩虹作為一種壯觀的自然現象,自然對先民具有震攝力與吸引力,因而形成影響深遠的彩虹信仰,產生了不同類型的彩虹神話。

CIMG7244[1].JPG

CIMG7225[1].JPG

CIMG7217[1].JPG

CIMG7218[1].JPG

CIMG7219[1].JPG

今年的秋天台北市政府於水利處重現去年年初萬朵向日葵齊放的感動,今年延續去年的熱潮於台北市基隆河松山區與內湖區交界處的彩虹河濱公園,於中央廣場向外輻射分為六個區域的面積,打造一個將近二千坪,二十三萬株的向日回花海。迎接來欣賞花海人潮。

CIMG7226[1].JPG

CIMG7224[1].JPG

CIMG7214[1].JPG

此處得向日葵花海的高度從一公尺到二公尺的高度都有,每一個區域的花海都有它的層次感存在。黃澄澄一片又一片的向日葵花,上心悅目的讓人心曠神怡,憂鬱的心情在象徵太陽花般的向日葵花海中讓人煩惱全拋開。來此賞花之餘也讓人忘了原來向日葵花有療癒的效果。

CIMG7221[1].JPG

CIMG7226[2].JPG

CIMG7223[1].JPG

向日葵花海現在正熱情綻放中,花期自即日起至十月上旬為止期間限定,錯過就再等一年。今年的花海面積是去年向日葵花海面積的一點八倍,一旁有基隆河岸相伴,鄰近松山機場航道範圍,幸運的話,還能捕捉到飛機飛越水岸花海美景。而且台北市的吉象物黑熊好讚的吉祥物就站在花海邊迎接來此作客的每一位賞花的遊客

CIMG7213[1].JPG

CIMG7231[1].JPG

CIMG7233[1].JPG

CIMG7234[1].JPG

在這個花海的四周可以說是無敵的寬廣視野,環繞四周台北市中心的熱鬧街景一覽無遺,無論是信義區的台北一零一大樓、四獸山山群、內湖科技園區的辦公大樓、陽明山的紗帽山、大屯山群峰等等,彷彿是盡在身邊的美景

CIMG7243[1].JPG

CIMG7209[1].JPG

CIMG7241[1].JPG

CIMG7239[1].JPG

CIMG7237[1].JPG

台北市的河濱公園向來是許多市民運動的好地方,市民在這裡可以享受各類的運動設施、停車的處所、親近大自然都是不錯的選擇地點。在基隆河河松山區與內湖區交界處這一大約三公里的河濱平時更是許多市民來此散步、慢跑、騎車的最佳場地。這裡除了饋日葵花海之外平時也有許多其他類的花可以欣賞。

CIMG7207[1].JPG

CIMG7189[1].JPG

CIMG7187[1].JPG

CIMG7190[1].JPG

CIMG7206[1].JPG

個人推薦在彩虹河濱公園隔壁的成美右岸河濱公園也是一個很棒的拍照景點,這個地方有連接內湖區與松山區兩個行政區的彩虹橋,象徵愛情元素的愛情情鎖的裝置藝術,如此浪漫的地方值得愛拍照的攝影玩家或是情侶來此晃晃,都可以讓感情迅速的加溫,打造雙人的一 個幸福的國度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6742[1].JPG

CIMG6755[1].JPG

台灣早期的農業社會時代,水圳在居民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各地方的水圳都是農田水利會所管轄。八仙圳也是其中的一個,八仙圳由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所轄管灌溉面積包含引烏尖連峰一帶的區域,南邊山區大小的水源灌溉唭哩岸地區。八仙圳在清朝時代所興建,穿越上八仙與八仙兩個里鄰的流域並到了關渡平原到了淡水河的出海口,可說是台北市北區最豐沛的水圳。

CIMG6764[1].JPG

CIMG6714[1].JPG

隨著時代的變遷之下,水圳的功能性不再。但是水圳依舊是個重要滋潤大地,有著更重要的大自然的法則的運行。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在行政院環保署的環境教育日環境計畫補助之下,更是配合著關懷河川的世界河川日的啟蒙活動。帶領民眾探訪八仙圳的追朔之旅。從唭哩岸捷運站出發走訪這一條八仙圳最廣大之美的水圳。

CIMG6715[1].JPG

CIMG6719[1].JPG

CIMG6718[1].JPG

八仙圳的追朔之旅沿路經過不少的地方,這就讓我們來一趟漫步之旅吧。走出發去!!慈生宮可說是漫步之旅第一個地方,慈生宮是明末清初年代在唭哩岸地區的地方信仰中心,以供奉農業之神五谷先帝為主要的神尊,廟宇還有一間關於生活文物館訴說著這二百多年以來農業唭哩岸區域的農業耕種文物展示

CIMG6733[1].JPG

CIMG6735[1].JPG

CIMG6734[1].JPG

漫步之旅第二個地方經過的是立農國小,這個百年老校以發展多元校務、小班學習平台、智育及體育並重的小學校,有著端正的校風;以及百年的老樹木見證此校的發展。

CIMG6740[1].JPG

CIMG6738[1].JPG

CIMG6744[1].JPG

CIMG6741[1].JPG

漫步之旅第三個地方經過的是立農公園,立農公園就在立農國小隔壁是一個運動型設施的公園,公園內花扶植樹的運動球場不少,是唭哩岸地區的居民休閒遊憩的好地方。

CIMG6757[1].JPG

CIMG6754[1].JPG

CIMG6759[1].JPG

CIMG6756[1].JPG

CIMG6761[1].JPG

八仙圳全長約三公里長,在過了磺港溪域的分水門之後可說是台北市的鄉村地區。彷彿是進入了遠離人居的另一個自然風光的景致,沿途經過大排水圳,過了八仙圳分水門連接著是淡水河的河濱步道,沿途風景進入關渡廣大平原之地。整修後的關渡橋像是一隻超大白鷺絲的橋梁造型搭配著常常一根菸的北投焚化垃圾廠區。蔬菜區域、稻田區域、環河快速道路等夾雜著人工與自然之美景,是拍照取景的好風光。

CIMG6766[1].JPG

CIMG6760[1].JPG

CIMG6762[1].JPG

CIMG6763[1].JPG

此行最後的一個地方終點之所在就在相思溝的稻田的無米樂的景致。沒想到天龍國的台北市有著跟南台灣一 樣的稻米區域在這裡被發現出來。山谷在遠方的陪襯之下的稻米種植著台梗十一號稻米的田地。真是美呆了田園之景致。

CIMG6774[1].JPG

CIMG6710[1].JPG

此行感謝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舉辦這麼一個水源地之健行遊旅。沿途的經過再從人煙密集的唭哩岸地區到了反差極大的稻田的無米樂的相思溝,這全長慢行三個小時的漫步之行。

CIMG6743[1].JPG

CIMG6748[1].JPG

CIMG6765[1].JPG

水圳被現在人所遺忘,但是水圳對於大自然重要性不言可喻的,如果沒有水圳的調配那麼人類將無法安身立命的生活下去。在明天過後這部電影有說道::沒有人類的破壞大自然是會反撲的,唯有人與天地和平共處,萬物才能源遠流長下去。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5422[1].JPG

CIMG5404[1].JPG

座落於台北市南港軟體園區與南港展覽館之間的中信金融園區是中國信託金融集團的該企業營運總部,在地理位置上夾處於台北捷運的南港展覽館捷運站附近,在一大片的商辦大樓的區域中顯得中信金融集團該企業的宏偉建築。

CIMG5402[1].JPG

CIMG5443[1].JPG

中國信託金融集團旗下的企業成員不少,像是中國信託銀行曾經是台灣最大的信用卡發卡數量最大的銀行也是台灣金控公司前三大的銀行;唯一的國營人壽台灣人壽;熱心社會公益的中信文教基金會;公益彩卷;台灣職棒人氣最夯的球隊中信兄弟象隊.....等等都是中信金融集團的成員。

CIMG5403[1].JPG

CIMG5439[1].JPG

CIMG5442[1].JPG

一個企業的品牌形象館可說是一個企業的代言場館,要了解一個企業的歷史,那就可以從該企業的品牌形象館去知道一個企業如何從零的產生到成長到現在規模的好地點。中信金融集團的文薈館就是屬於中信金融集團的品牌形象館。中信金融園區佔地九千坪,可說是一個集合了數百家美食與商店街構成的一個複合性商城。園區內一共有三棟大樓,文薈館就位於A棟大樓的一樓。

CIMG5407[1].JPG

CIMG5408[1].JPG

CIMG5429[1].JPG

CIMG5410[1].JPG

一走進文薈館的場館,場館可分為名人的參觀區、辜濂松先生的紀念區、中信集團的成長之路文件區、中信文教基金會在社會公益的付出區、理財教育區、媒體視聽室區...等等。參觀的遊客在蜿蜒的參觀動線中,如此的常設展覽場館,一步一腳印的企業成長之路,對於成立至今十六年的中信金融集團會有更多的了解。

CIMG5411[1].JPG

CIMG5412[1].JPG

CIMG5413[1].JPG

CIMG5414[1].JPG

台灣在日本殖民時代就有五大家族之稱,中國信託金融集團的辜家自從第一代的辜顯榮先生的發跡,歷經過三代以來的傳承(包括辜濂松與辜振甫及現今少主辜仲諒),家族的發跡到經過風風雨雨的企業發展,政商嚴密的串聯利益這也是華人民族乃至於台灣企業共同面對的現象。台灣有句俗語對於企業發展是如此說的::第一代發展刻苦勤勞、第二代守成、第三代敗光。這些話就印證了後代守成前人的企業發展是多麼不容易。中國信託金融集團也是屬於如此的案例。

CIMG5418[1].JPG

CIMG5417[1].JPG

一個企業的企業標語代表著一個企業的發展的信念,中國信託金融集團的WE  ARE  FAMILY與中國信託之歌可見證企業的發展要長遠要正當真的是集合很多因素才成功的。在參觀文薈館之餘,不彷在此多停留,中國信託金融園區是個集合了好吃(複合性商城的園區美食與商店街)、好逛(附近南港展覽館的展覽)、好玩(隔壁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託管的世貿公園)都是在這個偌大的園區中讓人迷戀的因素。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4621[1].JPG

 CIMG4600[1].JPG

   百年以前在清朝時代,台北市大同區的大稻埕區域是精緻茶生產的買賣地方。也是茶葉文化推廣發源地。到了日本殖民時代,更是台北城最大的茶葉貿易區塊。新芳春茶行也因應如此的時代潮流而建築產生。可說是大稻埕區域的茶葉的一頁的近代產業茶文化史, 細數新芳春茶行的歷史如下::

CIMG4599[1].JPG

CIMG4593[1].JPG

CIMG4601[1].JPG

CIMG4596[1].JPG

日本殖民時代,新芳春茶行,是一棟位在台北市大同區大稻埕區域的洋樓。出生於王家的王連河的第一代洋樓之少主在十五歲時時候擔任父親的茶葉貿易助手,到了二十一歲時獨立開設新芳春名號的茶行。自此新芳春茶行成為大稻埕區域的茶葉貿易商,來往於東南亞的貿易同時成為台北城最大的精緻茶葉工廠之一 。西元一九三四年新芳春茶行有茶行、烘培茶葉工廠、倉庫、住宅等四種功能,成為混合的商宅建築物。 

CIMG4592[1].JPG

CIMG4595[1].JPG

CIMG4596[1].JPG

西元一九六一年新芳春茶行組織改組成為兩合公司,西元一九七四年王家第三代王國忠接手父親王連河的茶行,西元二零零四年新芳春茶行結束製茶的貿易,西元二零零九年公告經由興富建設公司整建經台北市文化局審定為台北市定古蹟。

CIMG4602[1].JPG

CIMG4581[1].JPG

經由整修後的新芳春茶行不僅保留有至今八十四年的建築地當時落成的風貌,王家後代保留將製茶的文化完成文物的全貌保存,透過特展的長年常設展覽,讓後代的人更加了解當年製茶的文化。

 

 

 

CIMG4620[1].JPG

CIMG4603[1].JPG

新芳春茶行與其說是洋樓到不如說是整棟建築物是王家人的茶行展示館,從建築物的樣貌中可說是台灣近代史中大戶人家的同樣的生活面貌。整棟建築物可分為三個樓層,不同的樓層功能性也不同。從王家的新芳春茶行可發現共同的大戶人家現象,低樓層作為商業用途高樓層作為住宅之用。

CIMG4608[1].JPG

CIMG4617[1].JPG

CIMG4619[1].JPG

CIMG4618[1].JPG

台灣的近代史中的建築物隨著都市更新的發展拆除殆盡,常常見到面臨在都市更新與保存的矛盾衝突,一旦保存下來許嘟的建築物又成為蚊子館。透過市定古蹟的保存不論是硬體的建築物乃至於內部文件與文物的軟體都得以常流於後代的人。新芳春茶行也是如此;從王家大大小小的文物陳設,更可見當年大戶人家的遺跡之所在。

CIMG4615[1].JPG

CIMG4614[1].JPG

CIMG4607[1].JPG

有鑑於近年來的文化圈特別是電視連戲劇拍攝取景之需求,紫色大稻埕這部連續劇改編自謝里法的原著小說,就在此取景年代自西元一九二四年到一九四七年為主。也是常設展覽中的出發點,在參訪新春芳茶行之餘看看展覽與建築物品味之餘,回顧紫色大稻埕這部連續劇的取景之處也是參觀的一個賣點。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3907[1].JPG

CIMG3941[1].JPG

CIMG3906[1].JPG

台灣各縣市都有許多的各縣市的市定古蹟,台北市是各縣市數量最多的,在台北市的十二個行政區又以萬華區發展最早。這其中的萬華林宅可算是台北市眾多的市定古蹟中保存最完整的古蹟,其中的歷史可見證了萬華區的市政的發展與興起衰落的一頁歷史。

CIMG3908[1].JPG

CIMG3964[1].JPG

CIMG3962[1].JPG

CIMG3963[1].JPG

萬華林宅的所在位置(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三百零六巷二十四號)可說是萬華區的精華地帶,夾處再和平青草園、萬華車站、龍山寺捷運站的三角地理位置。在昭和七年(西元一九三二年)由林家第一代的曾祖父林細保購地興建並於西元一九三五年興建完成至今。是日據時代昭和時期當時整個萬華區最高的建築物。

CIMG3915[1].JPG

CIMG3909[1].JPG

CIMG3944[1].JPG

CIMG3956[1].JPG

萬華林宅的整棟建築物一共樓高四樓適中國式與西方式樣的混合的紅磚間的房舍,整棟樓看似日據時代昭和時期當年的豪宅,不過由於紅磚的建築物如果以當今的時代標準來看就是個古厝。但歷經時代變遷如本文第一段所說的::是台北市眾多的市定古蹟中保存最完整的古蹟

CIMG3942[1].JPG

CIMG3926[1].JPG

CIMG3925[1].JPG

CIMG3913[1].JPG

CIMG3914[1].JPG

處處可見到時代的變遷之下如今林家人的後代目前一至二樓為委外租給星巴克咖啡充當艋舺門市之用,三至四樓為展覽空間不定期地辦理展覽可說是活化歷史空間的再利用

CIMG3967[1].JPG

 

CIMG3920[1].JPG

萬華林家的興起可緣起於西元一八六零年代曾祖父在萬華媽祖廟開始做批發蔬菜水果的生意,在日據時代那個物資缺乏且要特許專業的關西時代裡,拿到經營權等於獨大生意。加上萬華鄰家積極參加地方事務捐錢興建龍山寺、青山宮、清水祖師爺廟宇的參與。更做到了保正一個職務(相當於現在的里長職務),依靠著鐵公路的便利來往於日本與大陸的批發蔬菜水果的貿易生意,政商的加持之下於是林家興起。直到時代變遷之下。林家後代子孫陸續搬離現在的林家這棟房舍,收掉蔬菜水果的生意,才整個家族沒落各奔東西

CIMG3978[1].JPG

CIMG3969[1].JPG

CIMG3958[1].JPG

萬華林家可說是台灣在日據時代眾多大戶人家的縮影,台灣在日據時代就有五大家族之稱霸整個台灣的政商關係。現在五大家族能夠繼續繁榮的剩不到一家。由此可見;政商關是一個家族能否繁榮享樂的一大因素。目前萬華林家後代子孫還是在管理這棟紅磚古厝的建築物,每個月第一周的周日民眾可預約參觀,在參觀之餘更能知道台灣在歷史中那段歲月的過往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4008[1].JPG

糖業是台灣在日據時代的特許專營的行業,時至今日糖業依然是少許的專營行業,台糖公司創立於西元一九四六年,為台灣砂糖產銷的領導品牌。在台灣是一家老字號的國營企業,台糖公司觸角已普及台灣各個角落,成爲最爲家喻戶曉的品牌。台糖公司在最繁華的年代台灣各地一共有四十餘個糖廠。

CIMG4010[1].JPG

CIMG4011[1].JPG

CIMG4017[1].JPG

CIMG4021[1].JPG

CIMG4009[1].JPG

時代變遷之下許多糖廠都已經關閉。其中的台北製糖廠(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一百六十巷二十弄內)開工製糖時間在西元一九一二年當時最高峰的年產量在五百六十公噸 西元一九四二年因為不符合成本於是關閉。

CIMG4012[1].JPG

在荒廢之後台北市政府接手之後在西元二零零三年指定原為其所屬的三棟倉庫與古月台為市定古蹟,並於西元二零一一年更名為糖廍文化園區,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自營館所之一。台糖公司原本的所屬三棟倉庫其中A棟倉庫作為展覽館使用糖倉開門介紹糖業文化特展介紹台北糖廠的歷史及城西產業發展軌跡。B棟倉庫作為明華園劇團排練場使用

CIMG4014[1].JPG

 

CIMG4016[1].JPG

在糖廓文化園區的園區內目前種植有數種品種的甘蔗提供遊客認識與校園戶外教學之用途。自西元二零零零年起,糖廍文化園區每年皆舉辦艋舺甘蔗祭文化季。有點燃甘蔗祭壇聖火、甘蔗舞表演、糖詩朗誦、剖削甘蔗比賽與甘蔗大胃王比賽等活動。

CIMG4015[1].JPG

CIMG4022[1].JPG

CIMG4023[1].JPG

CIMG4020[1].JPG

CIMG4013[1].JPG

在前幾任里長郭文禮先生的奔走下經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建設之下,糖廍文化園區變成一個公園提供給當地居民一個休閒與遊憩的空間。時至今日;糖廍文化園區所在地的糖廍里的里民時常可到這個地方運動與散步的好地方,台糖公司製糖的菇場轉變成親民的公園這或許也是台灣常見到的蚊子館如何再利用成功的案例之一。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2715[1].JPG

現在的人大多住在都市叢林中對於大自然向來是比較疏離的,尤其是小朋友更是如此。現在的小朋友從出生以來面臨的環境就是科技化的3C為玩具,很多錯誤的觀念因為沒有接觸所以誤以為是。

CIMG2728[1].JPG

CIMG2729[1].JPG

如果有一座農場能夠以體驗大自然,而不是虛擬的開心農場,親近花花草草真實的世界那是多麼棒的一件事情。在台北市北投區就有這麼一座農場。那就是位於中央北路三段二百二十巷六十號的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在這座農場不只是親近大自然更能從大自然的體悟中去了解農業,農業不只是孕育萬物的滋養;更是人類的重要地為生的經濟產業

CIMG2713[1].JPG

CIMG2710[1].JPG

CIMG2714[1].JPG

CIMG2792[1].JPG

今天應著機緣參加台北市士林社區大學的活動,來到了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參訪。從復興崗捷運站出發沿路由北投區中央北路三段四十巷內進入,首先經過桃源國小,在經過一個大斜坡一路往上。

CIMG2716[1].JPG

CIMG2791[1].JPG

CIMG2719[1].JPG

 

CIMG2721[1].JPG

在看到嘎撈別公園的對面巷子會看到一個巷子的路口一路沿著兩個旁邊都是大片的連綿竹林產業道路,往內繼續走五分鐘左右就會看到位於山腰上面的一排農舍,這裡就是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

CIMG2723[1].JPG

CIMG2724[1].JPG

CIMG2725[1].JPG

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是個經過慈心有機認證並經過台北市政府產業發產局輔導的有機農場。來此參觀都是採用事先預約二十人以上團體為主。不接受個人的參訪這是來此參訪要注意的事項。

CIMG2786[1].JPG

CIMG2769[1].JPG

CIMG2770[1].JPG

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占地面積約為一甲的土地面積,居高臨下的地形,視野的展望極佳,把台北市的山坡地與市中心一望無疑的景色,映入眼裡。從信義區的四獸山、世界聞名的台北一零一大樓、台灣第一座飯店圓山、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紗帽山、新光三越百貨台北站前店等等台北市著名的地標成列為一大塊又一大塊相連的區域視野

CIMG2746[1].JPG

CIMG2758[1].JPG

CIMG2762[1].JPG

CIMG2765[1].JPG

CIMG2763[1].JPG

CIMG2761[1].JPG

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內種植了無數的植物。從白柚、檸檬的水果到可食用的山蘇、野薑花、辦蘭和實用性的月桃.....等等數十種的植物還真是豐富。

CIMG2747[1].JPG

來到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參訪的行程分為半日(約二點五小時間)與一日(約五小時間)的遊行選擇。一日遊的行程在午餐的選擇上價格從二百元到六百元不等。午餐為無菜單料理,食物的食材來自農場內現摘現採的當令食材去煮。午餐採用自助式料理,請自備環保餐具帶著一顆好奇的心來此品嘗。吃飽之於的行程還有十三個項目的體驗DIY項目,這十三個項目可說是琳瑯滿目任君選擇。這其中又以大地尋寶、摩斯密碼、手工艾草粿、採收有機蔬菜這幾個項目最受遊客的喜愛。

CIMG2755[1].JPG

CIMG2754[1].JPG

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內有個生態池,生態池內有浮萍與荸薺等植物。生態池內有養著過山蝦、大肚魚、蜆類等小型動物。生態池內的淤積的沙 為高磷土的土質很適合用來當面膜的材料。這個地點也是此農場最受遊客喜愛的地點。

CIMG2748[1].JPG

CIMG2740[1].JPG

CIMG2744[1].JPG

  此次行旅感謝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主人薛蘭英的導覽解說,關於農場內的生態及台北市士林社區大學的此行的規畫安排。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不只是有機農場更是個生態豐富的大自然教室。趁著空檔大家不訪來此走走看看會有不同的體驗。

 

 

元極有機蔬果耕學農場相關資訊::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央被路三段220巷60號

 02 2894 9678

 

 

文章標籤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1017[2].JPG

南港公園是台北市少數保有豐富生態的公園之一,台北市南港公園位於南港區東新街上,是都會區中少見到聽到夜晚的蛙聲與觀賞螢火蟲的地方。

CIMG1020[1].JPG

CIMG1028[1].JPG

CIMG1036[1].JPG

CIMG1037[1].JPG

南港公園入口處對面是陸軍後勤指揮部營區與後山坡福德宮廟宇,南港公園與後山埤公園相連接,兩個公園成為一個公園。建議來此遊玩或是散步的遊客或是民眾可到後山坡福德宮廟宇拜拜,在南港區有五座的福德宮廟宇,後山坡福德宮據說是最靈驗的廟宇。來此拜拜祈求大福大德保佑平安。

CIMG1035[2].JPG

CIMG1033[1].JPG

南港公園內有個大湖與丘陵地樹林和許多運動設施(包括羽球場;籃球場;網球場;溜冰場;大草坪;兒童遊樂場等等)構成的都會運動型公園。依山傍水的南港公園,有平地有山坡地有大湖的多變地形,可算是機能完善的一個公園。

CIMG1022[1].JPG

CIMG1024[1].JPG

CIMG1023[1].JPG

上一段提到::依山傍水的南港公園地形上是個三面環山,佔地廣達六萬坪,內有湖泊、涼亭和拱橋等設施,可算是中國庭園設計的一個公園。

CIMG1038[1].JPG

CIMG1018[1].JPG

CIMG1025[2].JPG

CIMG1027[1].JPG

CIMG1021[1].JPG

在南港公園大門入口豎立著一座饒富古意的牌坊,這個牌坊可算是南港公園的園區地標,比起台北市大安區的阿安森林公園,南港公園可算是鬧中取靜的公園。園區內種植海檬果、杜鵑、雀榕、榕樹、茄冬等樹種,起伏有致的山坡地讓這個公園成為一個欣欣向榮的公園。

CIMG1026[2].JPG

CIMG1031[2].JPG

南港公園相鄰信義區近看台北市地標101大樓,其實如果在台北101大樓每年的跨年煙火施放來南港公園看煙火也是很好的選擇,起碼不用人擠人看煙火而且視野很棒。

CIMG1029[1].JPG

CIMG1032[1].JPG

南港公園是南港區民眾的運動好所在,在南港公園相鄰的後山埤公園是個四字形的步道,小小的步道屬於是散步的健行小步道。南港公園的如此美景更是許多連戲劇外景取景拍攝的地點。許多的連戲劇場在此取景過,這樣的公園就是一個典型的多功能的一個公園。以台北市寸土寸金的土地,南港公園的存在可謂是都會中的綠地代表。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IMG8987[1].JPG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在國外尤其是歐洲的街道上,百年以上的老舊建築物比比皆是。老舊建築物可說是非常的耐用。對比於台灣;在號稱天龍國的台北市是一個移民的城市,根據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在台北市四十年以上的屋況的建築物高達百分之七十。在天災頻率甚高而且建築物的施工常見到偷工減料的台灣乃至於台北市,建築物的折舊率就會比國外的歐洲來的快。

CIMG8988[1].JPG

CIMG8989[1].JPG

但是一個城市的發展總是從落寞到繁榮再回到落寞的循環,台北市便是從這樣的就是如此從繁華到落寞的停滯一個循環城市。台北市可說是一個老舊的城市因此老屋特別的多。因此在開發最早的大同區尤其更是如此。對於老屋來說;老屋可能面臨到以下幾個情形,包擴人口高齡化、產權細碎複雜化、空間使用不足化、都市規劃不符合需求化等等。

32743097_1838138733160164_1214571237540364288_n.jpg

從西元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到今天,歷經六個多月,台北市大同區的老屋在台北市政府都更處主導老屋的改造政策之下,一些申請的都市改造的指標性建築物差不多已經改造完成。而台北市大同區各個老屋還有許多豐富的回饋活動。這次老屋指標性的改造成果,在島嶼工程公司用導覽方式帶領之下,今天帶領大家走訪台北市大同區的兩個區域(早上為大龍峒與下午為大稻埕)每個老建築物都是屋況提案點告訴大家改造老屋的過程,及如何透過老屋空間跟街區互動

CIMG8969[1].JPG

CIMG9041[1].JPG

CIMG9085[1].JPG

CIMG9092[1].JPG

CIMG9153[1].JPG

一整天在大同區的走訪之下,一共走訪了五個指標性的台北市政府都更處主導老屋的改造的建築物。這五個分別為大龍峒地區的空間藝文空間使用的孜空間;大龍峒地區運用舊建材打造一手空間並且關懷在地利用藝文來行銷文創的果然文創;在大龍峒地區以推廣植物染的高淑玲老師的植物染教室。在大稻埕地區以清朝時代的建築堂號的洪儒堂改建成邊境實驗室的跨越設計公司;大稻埕地區以復興八將團為志的舒喜巷。以上這五個老屋的建築物改建後的使用各有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融入在地與串起街區活化的再利用。

CIMG8991[1].JPG

CIMG9026[1].JPG

CIMG9028[1].JPG

大龍峒區域是現在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 一帶,是晚於艋舺而早於大稻埕台北市舊聚落摁。大龍洞地名之由來可追朔至清朝道光年間,此地因生員舉人中試人數較多,鄉民視士子如龍,才開始有 之別名,至今仍用此別名。另說則是附近有如龍的 風水大龍山(既今日的圓山),故稱大龍峒。在果然文創公司的張文穎先生的先祖父張書紳便是如此一個例子。從果然文創店內的先祖父留下的一副對聯可見得大龍峒的龍脈是如此的書生門第而在老師里內的老師府之稱的陳悅記三級古蹟更可見得

CIMG9108[1].JPG

CIMG9110[1].JPG

CIMG9111[1].JPG

CIMG9116[1].JPG

大稻埕歷史街區經歷一九九零年代的抗爭與建設,直到今日的風華再現,成功吸引許多藝術、創意人才來此創業,傳統商業、文化產業讓大稻埕變成了新、舊可窺見的地方,而且還在繼續繁衍新的模式。

CIMG9143[1].JPG

CIMG9146[1].JPG

CIMG9148[1].JPG

CIMG9151[1].JPG

CIMG9138[1].JPG

值得另外一提的是舒喜巷在大稻埕城隍廟前街上,是一條清朝就在的巷子,時至今日霞海城隍的分靈都會回來祖廟祭拜,就是從這條巷子進入,稱之為大稻埕的表參道也不為過,而這條巷子裡仍有數個住在這邊超過五代的老家族,可以是老大稻埕的文化核心區。信仰帶來文化傳統與在地生活,從還願文化衍生而出扮將習俗在每年城隍祭典繞境時,延續著百年來的信仰組織傳統,他們是城隍的信眾,也是城隍的孩子。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