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IMG3733[1].JPG

台北市大稻埕區域給你甚麼樣的聯想呢???或許每個人答案會不同,但是只要來過大稻埕這個區域 ㄧ定都會有些聯想的。是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辦年貨、頂下郊拚分類械鬥歷史、茶葉、洋樓、歷史上的名人等等呢。其實這些都只是大稻埕這個區域的一部分而已。

CIMG3732[1].JPG

今天在義美聯合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並由內政部移民署的指導下,舉辦大稻埕散步導覽活動,活動。由蔣渭水基金會的么孫蔣朝根先生帶領之下,進行了一場不同的大稻埕視野之導覽。引領參加民眾認識不 一 樣的台北。

CIMG3779[1].JPG

由前輩畫家郭雪湖的知名畫作《南街殷賑》以誇張、戲劇化手法描寫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口節慶熱鬧景象,廟口擁擠的市井小民忙碌紛擾,五彩繽紛的招牌遠近林立,不但有日本人回內地所需購買的台灣特產禮品店,也有中國的藥材店,還有寫著英文「Sony 」的店面,由此可見當時台灣商圈的繁華多元,全圖也充滿社會現實性及視覺趣味性。

CIMG3734[1].JPG

CIMG3736[1].JPG

CIMG3739[1].JPG

CIMG3748[1].JPG

導覽活動由位在延平北路二段上的URS27集合出發。大稻埕這個台北市的最早發展的區域,連帶艋舺區域的發展形成一個大的區塊,大稻埕的由來因具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而得名。大稻埕是個人文薈萃之地,許多的歷史人物都是以大稻埕為生活的重心。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在蔣朝根先生導覽下,走馬看花式的介紹多半是建築的方面。

CIMG3764[1].JPG

CIMG3766[1].JPG

CIMG3767[1].JPG

CIMG3765[1].JPG

CIMG3756[1].JPG

大稻埕整體來說可說是一條街道串連其他街道所形成的區域,這條街道就是南北貨集中的迪化街,清代大稻埕地區的店屋多為單層樓的閩南式建築,建築材料以土埆壁與紅磚為主。為節省建材並符合商業集市的要求,排列成連棟式的商店街。整題而言;大稻埕歷史建築在房屋外觀風格上,大致可分為閩南式、洋樓式、仿巴洛克式、現代主義式四大類的多元形式並存的街屋之街道。

CIMG3768[1].JPG

CIMG3770[1].JPG

CIMG3772[1].JPG

大稻埕最早的街屋莫過於以林五湖祖厝為代表,林五湖祖厝建於西元一八五一年可說是大稻埕區域最早的商業模式的街屋。直到西元一八六二年淡水正式開埠後外國洋行紛紛進駐,大稻程才開始有了洋樓式建築及傳統街屋的仿洋樓式立面,而早期清代的街屋均為窄而深長的狹長格局,到了一九零零年日治初期,總督府公布了家屋建築規則,興建家屋前必須先行申請,街屋格局雖然有了規定,但建築立面卻隨著日本本土明治維新後西化影響,引進了仿巴洛克風潮而使建築立面有了多變的風貌,而之後的市區改正計畫拓寬道路,部分道路兩側立面因而重建,更加豐富了大稻埕的建築景觀。

CIMG3778[1].JPG

如此具有特色的大稻埕區域進連來吸引著許多影視的劇情來此拍攝取景,像是紫色大稻埕的新芳春茶行、雙城故的合勝堂都是說明了建築在大稻埕的魅力。大稻埕不只是台北西區的代名詞;也不只是台北旅遊景點(區塊)而已,最重要的還是台北歷史發展的縮影。說穿了;大稻埕有許多的故事與角度的探討需要更多元素來討論的,大稻埕絕對是一個讓遊客玩不完與在地人生活的結合之地,等著大家一起寫下不同的交錯的身影。

 

 

 

 

 

 

 

arrow
arrow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