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是傳承閩南文化與民俗技藝記憶的空間場域,包含工藝文創、語言推廣、民俗節慶、表 演藝術的四個主題方向,透過演出、展示、推廣,讓 民眾能有更多機會接觸生活文化與技能推廣空間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相關資訊::

[基隆美食]開店三十年老店廣味香燒臘,三大類別、十九種燒臘口

桃園市八德區重慶街36之1號

英文文法_時間介系詞- POKUYO 教學網

AM09:00-PM17:00

(館休日:周一)

[台北美食]滷香麵鋪滷味清新又健康,台北大巨蛋優質滷味與拌麵

03 366 7125

[台北旅遊]公館地區保留的三大眷村之一,嘉禾新村存留舊有的眷

博物館園區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前世傳說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位於大湳森林公園內某個區塊,園區內的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其實是八棟房舍八塊厝有二個來源說法。所謂之八塊厝的八棟房舍分別為「莊頭」、「莊尾」、「稻埕頭」、「連城」、「舊城」、「城外」、「公館」、「租倉」等八處地方。其一為此地開墾在清朝乾隆六年(SINCE1741)時後開始所建立、因為這八棟房舍所興建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其二為清朝乾隆十 年(SINCE1745)閩、粵移民自南部北移至此,居住下來的有八姓,即謝、蕭、邱、呂、賴 、黃、吳、李姓,每姓各築一屋,故得八塊厝之名。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今生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時至今日;這裡歷經過軍事管制區、大湳森林公園時光轉變。無論是八個姓氏或是八處地方,這個園區有這八棟房舍遺留下來,成為一個傳統民俗文化村的桃園市地方性文化館舍。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一個傳統民俗文化結合藝術人文、數位科技、社區參與等不同領域,以此將藝術村逐漸發展成為桃園的亮點館舍,與在地社區居民的生活鏈結,愈在地愈國際,達到桃園多元文化並存共榮及文化觀光發展的願景。

傳統技藝推廣或培訓場地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大湳森林公園園區內的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將舊有營區館舍充分修復再利用,賦予不同面向使用功能,有語言推廣、工藝文創、民俗節慶、表演藝術、民俗市集等,新舊文化與各民俗信仰在桃園城市融合,希望能在城市前進的腳步中,為民俗與傳統留下根基。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園區全區免費免收門票,可以在大湳森林公園園區內自由進出。藉由藝術層面各個館舍的展覽展出、為培育及扶植傳統民俗技藝與工藝技術,提供民眾近距離接觸,進而引發參與學習動機,作為桃園城市傳統技藝推廣或培訓場地。

一個重要社會教育基地

[桃園旅遊]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的歷史八棟房舍,轉型為傳統民俗文

總結:相對於台灣各地許多單一館舍都設立在公園內。八塊厝由房舍變成八個不同定位館舍集合為民俗藝術村園區。這裡也成為大湳森林公園一個重要社會教育基地


檢視較大的地圖

八塊厝民俗藝術村相關資訊::

[基隆美食]開店三十年老店廣味香燒臘,三大類別、十九種燒臘口

桃園市八德區重慶街36之1號

英文文法_時間介系詞- POKUYO 教學網

上午09:00-下午17:00

(館休日:周一)

[台北美食]滷香麵鋪滷味清新又健康,台北大巨蛋優質滷味與拌麵

03 366 7125

[台北旅遊]公館地區保留的三大眷村之一,嘉禾新村存留舊有的眷

博物館園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ravejim 的頭像
    bravejim

    bravejim的部落格

    bravej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