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相關資訊::
桃園市八德區崁頂路60號
AM09:00-PM17:00
(館休日:周一)
03 368 3691
博物館
獲獎的肯定建築體
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位於桃園市八德區崁頂路六十號地址。此會館除了一棟明眼的多達二千三百坪面積主建築體。就其本身建築體來說也是相當奇特的。
這棟建築體由鄒永廉建築師所設計、建築會館呈現出客家人文具現,如此流線型建築與飄落的設計還曾經獲得布里斯本建築設計大獎銀獎的肯定。
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成立的五大任務
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於民國一百年(SINCE 2021)十月二十三日正式開園。作為一個單一族群的會館不只是客家文化推廣基地與本文章開頭提道的使命之外。
還同時肩負著以下這五大任務,包括:體驗客家庄的魅力、感受客家風情、品味客家好茶、認識地方伯公信仰文化、認同客家人血脈傳承。
建築內部用途及功能使用情形
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依照其功能定位將以教學場域、文化推廣、藝文表演、常態展覽為主。未來客家會館除了規畫,作為客家展示與生活體驗外,也有教室區提供社團研習教育,同時也將客家尊天敬神的風水觀,透過現代建築方式呈現展示空間、教室、體驗空間也會與戶外綠地結合,要凸顯人與土地的關係,讓北區會館成為桃園市多元族群文化發展的另一處亮點。
綜觀這個會館以客家詩、客家山歌與在地客家文化為核心。因此會館內部以設有客家詩人杜潘芳格以及客家山歌國寶人物賴碧霞兩位重要指標性人物的常設性展覽,希望能以他們的傑出的藝術成就,引領會館進行客家文化之傳承與推廣。
會館內部有音樂與舞蹈教室、多功能教室、簡報室等研習空間,以及可容納至多二百個席位置的客家音樂廳;藉由不同展演空間讓客家人具有獨特性質的文化得以流傳萬世。
草原綠地是兒童公園與戶外活動場地
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之外外部則是一片空曠的草原,可提供辦理豐富多元的不定時客家文化活動。此外;園區外面還有兒童遊樂兒童遊樂載具提供兒童使用玩樂、也可供平日兒童來使用。
總結:桃園市作為台灣一個客家族群聚集前三多人口比例的城市。桃園市有十三個行政區,光是客家會館就分布在龍潭、平鎮、新屋、八德、觀音、新屋七個行政區內,而北區客家會館更是桃園市北區六個行政區為範圍、這個會館無論你是不是客家人,都很值得來此走走認識客家文化。
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相關資訊::
桃園市八德區崁頂路60號
AM09:00-PM17:00
(館休日:周一)
03 368 3691
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