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仁愛區南榮路一條通往基隆市中心與八堵地區連接道路,而南榮路底三坑地區是基隆市中心邊緣地帶。若要談三坑的由來,時光就要拉回清朝,當時基隆煤礦藏量豐富、品質優良,首次開挖坑道之處取名一坑,另外開挖的則叫二坑,第三個坑道自然就稱為三坑。三坑地區一個小地方,這裡看似不起眼,此地龍安街一百九十八巷是當地最長街弄,卻也是一條寺廟巷與文史街弄。
基隆市仁愛區三坑地區龍安街198巷相關資訊::
基隆市仁愛區龍安街198巷寺廟與紀念碑
寺廟未開放
寺廟.歷史
三坑地區環境概述
三坑地區來往由南榮路六十四巷為出入巷子。三坑地區由南榮路六十四巷進入後就會經過石硬港。石硬港後方便是三坑地區,石硬港原是指河川名,該河川發源於紅淡山的西南麓,並由南向北流貫紅淡山和獅球嶺之間,因夾峙河川兩岸的岩石很堅硬,故名石硬港。外石硬港因為接近港口,開發較早,清代以來漸和基隆市中心連成街道的一部分。
三坑地區除了石硬港外,三坑車站成為對外交通之鑰。這車站是個簡易車站由基隆車站代為管理。因為三坑車站成為基隆車站附屬車站。三坑地區劃分為仁愛區德厚里、曲水里。三坑地區因為鐵路與石硬港流過成為一個狹小地帶,長期以來成為都市難以發展破碎地帶。
三坑地區早期在石硬港的喧鬧,則由日治時代「三坑煤礦」帶來的。進出三坑礦區和港區的輕便車、卡車,使得這一帶,晴天時煤灰滿天飛,雨天時煤泥滿地舖。但如今,三坑礦區只留遺跡,輕便鐵路已改為龍安街,原有炭埕在都市變遷中發展早已變成是林立的高樓建築物。三坑地區反映出基隆市丘陵地形,許多建築物依靠丘陵地而蓋起大樓。
龍安街一百九十八巷,一條寺廟巷
本文章開頭提到:龍安街一百九十八巷,一條寺廟巷與紀念碑街。三坑地區有好幾間廟宇跟紀念碑都跟日治時期日本人有關係。日治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四處征戰於亞洲各國,從一個解說地圖更可看出龍安街一百九十八巷子有其歷史淵源。
地藏庵的歷史與日治時代的戰爭傷亡為了火葬遺體而興建火葬場有關。廟內供奉的地藏王菩薩來自日本。從廟宇建築邊剝落捐款人與金額看看出這間廟經過幾次改建。
法王寺為布教所建立。日治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四處征戰於亞洲各國,法王寺廟是為撫慰火葬場日軍亡靈而興建的佛寺,屬於日本天台宗。
嚴放寺位於仁愛區龍安街一百九十八巷四弄十七號之一。這座廟祭祀觀世音菩薩為主神,位於獅球嶺群峰必經之地。這裡其實很隱密,外人比較不會來此廟。此廟是有出家師傅在此修行,小編恰巧遇到在此廟修行師傅得以進入參觀。
嚴放寺是一家以觀音菩薩為主神祭寺廟宇。廟宇規模不大,但卻給人一種清幽純樸、寧靜雅緻環境。很像是十方大覺禪寺、靈泉禪寺、寶明寺等廟宇縮小版本。
嚴放寺該廟宇後方圍牆邊和十方大覺禪寺雷同,踞山面海面山觀海的視野,還可以近望著基隆港內港、基隆市中心、獅球嶺地區、八堵地區;遠眺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地區、金瓜石地區、基隆山景色。
站在此地徹底把基隆市這座山與海地形,結合的一座城市,一覽無遺好風光看透透。台灣最北邊有山、有海天然地形,結合人為街景、高樓建築物地一座城市。北台灣最早開發城市地基隆市的確讓人沉醉的城市美景。
龍安街一百九十八巷,一條紀念碑街
為了安撫戰爭亡靈,興建五座紀念碑。散佈於龍安街一百九十八巷內。分別座落於地藏王菩薩廟、法王寺及嚴放寺附近。如今物換星移下,火葬場被剷平了。而位於地藏庵附近紀念火葬場興建的軍人軍屬紀念碑、近衛師團戰死者之墓被移除了。只能從相關歷史老照片去憑弔了。(備註:圖片來源某網站)。
至於另外兩座軍魂招魂碑。小編在龍安街一百九十八巷探查之餘,找不到路徑。這時遇到一位當地居民,詢問此事, 得到的回答是必須進入法王寺才能看得到這兩座石碑。可惜法王寺也沒有開門,不知道是否和新冠肺炎有關係呢???小編也不知道??只能從相關歷史老照片去憑弔了。(備註:圖片來源某網站)。
日軍少尉碑,小編也找不到只能從相關歷史老照片去憑弔了。(備註:圖片來源某網站)。從現有歷史來看,日軍少尉碑有一特殊之處,是它的基座。從基座四周的刻字可知它原來是西國三十三觀音靈所的石佛基座, 刻建於昭和六年(西元一九三一年)。
總結:本來小編這次來三坑地區是要一起暢遊寺廟與看看紀念碑,只找到廟宇卻看不到紀念碑。還是有點失望,這就是計畫趕不上臨時變化。人生就是這樣吧!!說實話對於三坑地區小編是有些小時候回憶,回想小學時候和姊姊常來這裡找姊姊同學,因為姊姊同學住在這裡。儘管時間在變,但是三坑地區對於如此小編一個土生土長基隆人來說,是很熟悉帶有記憶地區。
基隆市仁愛區三坑地區龍安街198巷相關資訊::
基隆市仁愛區龍安街198巷寺廟與紀念碑
寺廟未開放
寺廟.歷史